【因病驾崩】
高后八年,吕雉病重,她临终前仍没有忘记巩固吕氏天下。
在她病危之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
并且告诫他们:“高帝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八月一日,吕雉病死,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
吕后崩后留下诏赐给各诸侯黄金千斤,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阶赐给黄金。大赦天下。
让吕王吕产担任相国。让吕禄的女儿做皇后。由于吕后在政时期培植起一个吕氏外戚集团,从而加剧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因此在她死后,马上就酿成了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流血斗争。
吕太后没有完成她的政治计划就去世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骤然激化,齐王刘襄发难于外,陈平、周勃响应于内,刘氏诸王遂群起而杀诸吕,吕氏一族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一场流血斗争,以刘氏皇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诛灭吕氏势力后,众大臣认为吕雉所立的后少帝和另外两个刘盈庶子均不是刘盈亲生,于是先废后杀少帝刘弘,应在刘姓皇族选择皇位继承人。
众大臣考虑到新帝之母亲,必不能有一个势力强大的娘家,于是迎立当时封为代王的刘恒继承帝位,是为汉文帝。
【为政举措】
政治上,吕后沿袭了“与民休息”之国策,行“无为而治”。鼓励生产。
公元前191年,诏令郡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以免除徭役为优惠措施,来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又“减田租,复十五税一”。修改汉法。
公元前187年,诏令“除三族罪,妖言令”;她还“减刑,颁布赎罪法”;制定“戍卒岁更”的制度;除挟书律。提倡勤俭治国、严厉治理铺张浪费的风气等等。
经济上,继续施行重农之国策,有步骤地放宽经商政策。刘邦统治后期,下达抑商法令,惩治不法商人,“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但打击面过大,挫伤了商人的经商积极性,亦激化了社会矛盾。
在惠帝、高后时期,虽亦有“市井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诏令,但朝廷还是“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解除了商人在经济上的重负及对商人的社会性歧视。
惠帝六年,朝廷还“起长安西市”,使长安成为汉朝经济活动的中心,亦为长安后来成为当时的世界性大都市奠定了基础。
在高后二年和六年,朝廷又分别采取“行八铢钱”和“行五分钱”的措施,运用国家权力对货币经济进行管理调控,对稳定币值、平衡物价和促进商品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外交上,吕后执政期间遵循刘邦对匈奴的和亲政策,未对匈奴兴兵。
孝惠四年,刚死去阏氏的冒顿单于遣使者送来一封言词极为不敬的国书给吕后,上面写道:“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吕后认为受到了奇耻大辱,勃然大怒,召见丞相陈平及樊哙、季布等,欲斩使者,出击匈奴。
樊哙表示:“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中郎将季布却指出:刘邦当年在与匈奴之战中最终未占得便宜,不得已采纳刘敬的和亲建议,来换取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今歌唫之声未绝,伤痍者甫起”,亦即如今的汉朝军事势力依然不及匈奴,宜继续和亲为上。
最终,吕后听从了中郎将季布的意见,派大谒者张泽回信表示:“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冒顿得书后,遣使道歉说:“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并顺便献马,继续维持和亲。这样,汉匈之间及时避免了一场兵燹之灾。
纵观吕雉一行所行,虽行事,对人恶毒,但其对华夏大一统之贡献极大,于悠悠华夏而言,当得古今十大贤后第五位。
【古今十大贤后第五位,:西汉开国皇后汉高后吕雉。授定颜丹九颗,一颗丹药可令人容颜永驻,保持服下定颜丹之时的容貌。古今十大贤后介绍完毕后可领取。】
大秦时空。
始皇帝嬴政当即下达诏令:于大秦寻找吕雉,刘邦,立刻将吕雉,刘邦一众亲族带至咸阳。
从视频中,始皇帝嬴政发现,这吕雉竟是大秦之人,那最后取他大秦而代之的人是谁自不必说。
当然,以始皇帝的心胸,他自然不会杀掉那个西汉开国皇帝刘邦。
上苍现世,长生药并非虚无缥缈,有他在,大秦必将万世长存,一个从六国余孽手中夺得天下的皇帝,还不足以让始皇帝嬴政动用灭杀这一最终手段。
大汉时空。
“娥姁啊,你看这定颜丹……”刚刚痛斥吕雉恶毒的刘邦瞬间改换脸色,这定颜丹作为仙家丹药,既然有定颜之效,那在一定程度上应当是有延寿之效的,刘邦年过六十,这丹药对刘邦的吸引力可是太大了。
……
历朝历代时空,在无数人的期待下,上苍仙榜之上,再起变化。
【古今十大贤后盘点,暂公布六位,余者四位三日后公布。盘点不易,望诸位看观打赏一二。】
紧接着,所有观看上苍仙榜视频的人眼前出现了一个缩小版上苍仙榜,所有人的脑海中也自动出现了一段如何进行打赏的信息。
轰隆隆……
三天后,历朝历代时空,玄黄之气席卷天下,真龙,彩凤遨游天空,上苍仙榜再次出现在天穹上。
“终于开始了,古今十大贤后第四位啊,不知道会是谁?”
“比起排列第四位的贤后是谁,我倒是更想知道这次的贤后奖励会是什么。”
……
在历朝历代时空无数人的期待下,第七段盘点视频在上苍仙榜上缓缓展开。
首先便是一道气势磅礴的开场诗。
举世闻名女帝王,空前绝后世无双。
青丝暂剃尼姑庙,玉体曾亲父子皇。
广纳人才重试举,薄收赋役务农桑。
留碑无字升仙去,功过听凭后辈详。
【古今十大贤后第四位:则天大圣皇后(则天大圣皇帝)武曌。】
【所在时空:大唐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周时空。】
“女皇帝?”
“后世竟然会有女子为皇,这怎么可能。”
“真是难以置信,女子之身竟然可以当皇帝。”
……
唐之前的无数时空,无数人震惊万分。
女子为皇,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大汉时空。
“武曌,日月当空,好大的气魄,这就是与我并称吕武的武曌吗?竟然以女子之身为皇,真是厉害!”吕雉不由得钦佩道。
大秦时空。
“后世之女子,竟有颠覆乾坤,为皇帝者,这武曌,也不差。”始皇帝嬴政认可道。
无论这个女子为帝后功绩如何,能以女子之身为帝,这足以让始皇帝嬴政认可了。
……
上苍仙榜上,解说视频开始正式播放,飘渺仙音再次在历朝历代时空中响起。
【家世出身】
武则天,为大唐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祖籍并州文水县。
武则天于武德七年生于利州,有异母兄长武元庆、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两人。
武士彟从事木材买卖,家境殷实。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在河东时,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
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彟以“元从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武士彟于贞观九年逝世后,武则天才十二岁。
她的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及武元爽等落井下石,对其母亲杨氏失礼。
不久,武则天随母亲从荆州搬回长安居住。
【初入宫廷】
贞观十一年十一月,唐太宗驾幸洛阳宫,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对于李世民在位时期武则天在宫中的生活,史书并没有详细的描述,仅有武则天在晚年时回忆自己为李世民驯马一事。
李世民有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李世民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
李世民听后,颇为夸赞武则天的志气。但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
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开始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大唐时空,唐高祖时代。
李渊惊愕:“朕最终还是选了世民为帝吗?”
李建成恼怒:“怎么可能?我才是太子,为什么父皇最后会将皇位传给李世民。为什么!”
李世民先是惊喜,而后面色一变。
未来我的儿子会绿了我?
此时,大唐时空,无论是唐高祖时代,还是唐太宗时代,都是极为热闹了。
对于谁当皇帝,市井小民是不怎么关心的,但是这儿子绿父亲,尤其这对父子还是当朝皇帝与太子,这种戏码可是绝佳的谈资啊!
天穹上,上苍仙榜视频继续缓缓播放。
【再次入宫】
永徽元年五月,李治在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李治早有此意,当即应允。
永徽二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入宫前,武则天已怀孕,入宫后便生下儿子李弘。
武则天回宫后,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李治的宠爱。至次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拜为二品昭仪。
当时王皇后、萧淑妃经常与其争宠,三人互相谗毁,但李治都没有听信。
永徽五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在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
离开后,武则天趁着没人,竟将公主掐死,又盖上被子掩饰。
正好李治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发现女儿已死,啼哭不已,并且惊问侍从,侍从都说:“皇后刚来过。”
李治勃然大怒,说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
武则天于是哭泣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王皇后无法解释清楚。李治从此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
“嘶……虎毒尚且不食子,这武则天为了争宠,竟然能亲手杀了自已女儿!真是最毒妇人心啊!”
“难以想象,这是何等狠毒的心肠啊!怪不得后世将吕雉,武则天并成吕武,吕武之恶啊,心肠之狠毒,这两人可谓不相上下!”
……
历朝历代时空,无数人震惊,这等亲手杀女之事实在是骇人听闻!
要知道,既便是乱世之中,百姓无食,为了生存下去,也只是易子而食,几乎未曾有人会杀死自已的孩子啊!
“武昭仪,这就是你的手段,心肠啊!”唐高宗李治手中抱着已经死去的女儿,声音颤抖!
……
【废王立武】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
李治谋划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于是,武则天开始成为李治政治上的“战友”。
永徽六年,中书舍人李义府首起支持“废王立武”,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见机行事,也都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
李治见有不少人支持,于是再生废立之意。而元老李勣又表态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使李治、武则天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转过来了。
十月十三日,李治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
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外贬。
十一月初一日,举行了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仪式。显庆四年四月,武则天与李治达成共识: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
至此,李治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立武”事件沉重打击了关陇集团,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被改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二圣临朝】
显庆五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
然而也让二人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
龙朔元年正月,武则天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李治采纳。四月,李治欲亲征高句丽,在武则天及群臣劝谏下才作罢。
武则天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而李治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后。待到武则天得志后,“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李治不胜其忿。
麟德元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亦以为然,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