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收益也很可观,只要能做成,并且使运河正常通航,对吴知县的意义绝非这点银子能比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县衙的库银都是早就标定好的,不可能给吴知县挪用。如果要上报朝廷,一趟下来黄瓜菜都凉了,还不一定能被批准。
这个时候,吴知县把头转向陆骏:“子良,你既然想出来运河,还请把银子一并解决吧。”
吴知县把皮球又踢给了陆骏,陆骏并没有推辞,而是认真的思索起来。
陆骏为啥要说这个,当然有他自己的打算,一是向和吴知县打好关系,他不想借助陆家办自己的事情,走吴知县的路子正合适。
还有个想法,他一直以来都想脱离陆家单飞。
只是单飞容易,但想要立足却是很难,无论是国朝,还是后世新社会,我天朝历来都是官本位社会,一个毫无背景的商人简直就是一个待宰的肥羊。
远的不说,这次恒丰被宋致和惦记上,如果没有吴知县,恒丰能支撑这么久?早就被吃的骨头渣都不剩了!
所以他依旧留在陆家,一直等着合适的机会离开。
然而单纯的等待,陆骏也知道不太现实,所以努力创造机会,结交吴知县也有这个目的。
既然吴知县能够上下打点,或许也可以通过吴知县弄到个一官半职,w.ukshu.这样也就有了社会地位,也就有了离开陆家的基础了!
第三点,傻子都知道工程里可以弄到钱,只是陆骏并不打算这样做,他考虑如何弄来银子的同时,也在考虑自己的利益。
想了好一会,陆骏才说道:“只要运河能通航,沟通江淮,向上游可至中州腹地,下通苏松杭镇,所经均是繁华富庶之地,甚至可尽收湖广之地的船只……到时江淮运河纵然比不得大运河,哪怕有运河十之三四的舟楫从江淮运河走过,也是可观!”
“走江淮运河,路程近了不说,少了长江风高浪急之险,更无大运河堵塞难行之苦,得此之便,岂能白饶?打通了运河,老父母只需在河内建港设关,就可收过河钱!”
这话不用陆骏说,孙师爷也能想得到:“此乃后话,前面投入的银子怎么弄?”
陆骏笑道:“自然好办,只需要县衙让出一部分出息,自然可引来诸大户纷纷投银!”
“说的轻巧,你又怎知诸大户愿意投银?”
陆骏分析道:“假设大船过关收钱五十文,小船过关收二十文,每日大小船均以一百艘记,一年可出息两千两百贯!
出息虽少,仅有七八分利,但设水关而坐地收银,既无江湖之险又无奔波之苦,安心坐等银钱,即便有六七分利也必有人愿意!我庐州府的上等水田,一亩买价十几两。租给佃户种植,一年收入不过一两,尚且趋之若鹜。”
吴知县点头:“大善!彦卿,还请你仔细核算一下,拿出个章程来,若真是可行,须马上动工!”
“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