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线:约3545522000虚年至约3545799000虚年
作为第一个开始探索虚空中其他宇宙的文明,兰特必然会遇到许多其它形式的生命。
但是并没有发生冲突。
因为生命形式不同,承载的法则不同,灵能量不足以支撑它们进行灵能交流,它们的文明不会互相干涉,它们的世界也不会相互干涉,各取所需而已。
就像是同一空间中不同世界的生命体。
因此,即使是兰特想发生冲突也难以做到。
物理法则的不兼容使兰特即使进入某个宇宙也无法感知、利用、转化许多事物。
它们对这个宇宙来说就像是一个过客,毫无影响。
它们认为这“浪费了很多资源”。
在3545522304虚年,某著名的兰特学者提出一个假设:跨宇宙能量守恒定律。
它认为,即使法则不同,但组成能量和物质的基本逻辑(宇宙的基本组成方式)是一样的。
那么其它宇宙的能量和物质必然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转化为可用的能量和物质。
这个假设短时间内无法被正面证实,但很快便被实验从反面证实。
兰特宇宙与另一宇宙共有的一种基本能量存在一个不定值的转化关系。
而且这个不定值的变化在其它能量的转化实验中也是同步的。
据研究,该不定值只与宇宙有关。于是这个不定值就被作为一个衡量宇宙的指标,称为“活数”(活数与宇宙的活泼性也就是同调震荡有关)
关于跨宇宙能量守恒定律,源初也曾猜想过“虚空这么奇葩的地方,会不会有不守恒的地方?”
答案是:以前有,现在虚空内不确定。
在我的记忆中,在源初造物之前,虚空中的能量是不守恒的,它们凭空出现凭空消失,离奇诡异。
这就像是一个通道,两段开口。在源初对接虚空后,就好像上把这个管道首尾相接了起来,让空间开始循环。
但是不知道是否会有漏洞……
但是虽然说是有了转化的方法,如何实现大规模的应用,以及消除对目标宇宙的影响、物质的成本等等,还是一个问题。
随着兰特宇宙的殖民地陆续被开拓,设施的能耗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兰特建成这种覆盖整个宇宙的巨型信息网络之后,所需要的能量是惊兰特的,需要包裹数十万个巨型星系的恒星抽离结构供能。
兰特已经面临能源危机的考验了。
为了应对这次能源危机,一些学者们决定利用宇宙的能量,通过一些极端的方式。
它们首先想到的是引爆宇宙并收集能量。但是它们很快就发现它们对空间的了解太少,对宇宙学了解的也不多。
没有引爆宇宙的技术。
于是它们换了一种思路,利用源初风暴潮的余波。这听起来更疯狂。
毕竟数亿虚年以来,它们都无法涉足虚空,即使是现在最先进的探测器,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扭曲成不知名的东西。
但是它们想冒一次险,在距离兰特宇宙相当“远”的一个宇宙中(这里的性质与兰特宇宙难得的相似)进行“引入”。
简单来说就是把这个宇宙首尾相接的空间中开一个口子,由于这个宇宙特别“贫瘠”,能差会把外界的能量压过来。
最后经过分流,导入兰特宇宙,供能。兰特宇宙中不可利用的能源则会排入虚空。
但是这会导致两个宇宙总能量的变化,因为即使连接的再快,在刚接通的一霎也难免会有误差,而这些误差的结果是什么,兰特则无从知晓。
反对引入的兰特在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也渐渐停止了发言。
宇宙内网络也被关闭,但是这只能延缓灭亡的时间。
最终兰特还是决定引入,虽然不知道余波能否被转化利用,但也没别的办法了。
随着机器的轰鸣,类兰特宇宙被打开了一道“能量门”,汹涌的乱流从这个直径不到1虚米的“能量门”中喷出。
余波的冲击强度远超预料,附近的物质在转瞬间便消失了,湛蓝色的光辉撕碎了限制器,撕碎了轨道站撕碎了恒星系,也顺带着撕碎了这个脆弱的宇宙。
兰特们被监视器里面的景象惊呆了,直到某个兰特报告说成功截获了一小部分余波。
于是兰特们便兴冲冲地去解析这团淡蓝色的余波。
至于一开始认为会导致不妙的误差,早已被遗忘(兰特也会遗忘),直到事后才有兰特意识到总能量对变化不会导致危机,至少这种少量的、短时间的不会。
这一小团余波静静的呆在限制器里,看起来十分“乖巧”。事实上,它只是余波,不是源初。
根据分析,这一团体积不到0.1三次方虚米的余波是高纯高密的能量。
更奇特的是,它可以直接使用而不需要经过转化,有着难以置信的兼容性,当然前提是设备撑的住。
它所蕴含的能量距测算可以维持宇宙内网络80%功率运转九千多万虚年。
这些数据夸张到让兰特怀疑其真实性,不过它们很快便决定以狂欢来庆祝能源危机的解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