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的事情不过是一件小插曲,三人很快把话题落在了此行的目的地历山上。
历山就是后世的千佛山,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信众与日俱增,终于在隋朝达到了顶峰,虔诚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诸多的佛像,并建立了千佛寺,千佛山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今天是腊八节,也是佛门的“法宝节”,千佛寺也将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迎接这个重大节日的到来。
历山距历城只有几里远,前往历山的人群断断续续的在路上拉成了一个长长的队伍,除了前去拜佛的信徒之外,还有不少饥民,千佛寺进行完燃灯供佛的活动后,还会对前来的信众施粥。
“你看看,”罗士信瞥了一眼黑压压的人群压低声音说道,“这可是几万张吃饭的嘴啊,当日你在张通守面前夸下海口,说要为这些人提供足以过冬的粮食,若不是看你双眼清明,我和秦叔宝还以为你是狂症发作呢?就凭你家中那点资财,能养这些人几天?这就是个填不满的大窟窿,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今日还有心情去游山玩水。”
当日王盛提出这个交换条件之后,连见多识广的张须陀都着实惊讶了一番,又追问了两次才确定对方并不是在开玩笑,虽然不知道一个年仅十四的少年哪来的底气,但看了一眼角落里放置的曲辕犁之后,还是鬼使神差的答应了下这个要求。
王盛看着一脸担忧的罗士信笑了笑,问道:“士信你可知道齐郡哪里的粮食最多?”
“自然是历城仓。”罗士信不假思索的答道。
“除了历城仓呢?”
“自然是那些大户人家,”罗士信想了想说道,“不过齐郡的大户人家有不少,到底哪一家储粮最多又有谁清楚呢?”他有些烦闷的摇了摇头,“就算知道了又如何,哪有足够的钱财买这么多粮食?”
“其实齐郡最大的大户就在那!”王盛伸出手指指着不远处的历山说道。
“你是说千佛寺?”罗士信瞬间明白了王盛所指的大户是谁。
“寺庙好啊,每年有这么多信徒捐献香油钱,又不用交税,他们才是真正的富得流油,这样的大户,养活几万人足够了吧。”王盛的脸上浮现着自信的笑容。
随着人群走了近一个时辰,终于看到了千佛寺的红色的山门,人流到了这里就显得格外拥挤了,幸好那些前来蹭粥的百姓对礼佛兴趣不高,只是逗留在山门前的空地上等待燃灯供佛结束之后喝粥。
千佛寺的布置与其他寺庙没什么不同,只是依山而建的山体上多了许多石制的雕像,雕像大小不一,最小的有半米高,最高的观世音菩萨像达到了三米,一路上上粗略一数,佛像怕是不下上百尊,怪不得叫千佛寺了。
此时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已经挤满了信徒,所有人都盘坐在地上,面前摆着一盏油灯,最前面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大红袈裟老和尚,老和尚闭着眼睛,有节奏的敲着身前的木鱼,嘴里不停的念诵着经文。
早有迎客僧看到了王盛一行人的到来,走上前双手合十问道:“几位施主也是前来参加燃灯供佛的吗?”
“不错,”王盛点点头,“我们此行前来主要是为家人祈福。”
那僧人点点头:“诸位稍等。”说完便快步进了一旁的殿内,出来时手里多了三盏油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