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从不介意千佛寺的那些和尚抱怨现在每天耗费的粮食越来越多,窑里出的水泥却不见增长。
现在几乎所有附近的贫民都听说来历山捡石头可以填饱肚子,就连那些家里有粮食的百姓也纷纷蜂拥而至,实际上早就超出了所需的人手,但王盛却依然来着不拒,统统管饭。
这种吃大锅饭模式的弊端他比谁都清楚,这么多人一起工作,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效率能高了才是怪事。
他本来就是为了这些衣食无着的人能平安过冬,保证不会出现大的乱子,完成对张须陀的承诺也就行了。
贫穷是一种原罪,尤其是在这个食不果腹的年代,往往和生命划上了等号。
中午回到临时休息的草屋才发现灶上煮的一锅鸡蛋疙瘩粥不见了,王盛不是个挑食的人,小米粥的味道也算不错,但是天天吃这一种东西总有腻的时候,所以这两天让张南特地背了一袋子白面上来改善伙食。
今天这锅疙瘩汤还特地加了些羊肉,已经用小火喂了半个时辰,正是最香的时候,巡视了一圈工地后兴致勃勃的准备享用,却发现这锅粥不翼而飞了。
神奇的是,锅还在,粥却没有了,锅也被刷的干干净净,就像刚买来的时候一样。
暴怒的张南认定这件事是附近的人做的,几乎把能看见的人全粗暴的抓到眼前问了一遍,却没有得出任何结果。
“真是怪事!”张南愤愤不平的抱怨道,“这么大一锅汤饼如何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不翼而飞,莫非这些人都有份?”
王盛就算疯了也不会认为附近所有人联起手来偷了自己一锅粥,这明显不符合逻辑,这只是一锅疙瘩汤而已,又不是一锅金子,犯罪成本太高了。
基本上窑厂附近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修建佛像的总负责人,要是有生人接近屋子,总会被人发现吧,现在却一点蛛丝马迹也没留下,这件微不足道的失窃事件从头到尾都透露着一股子古怪的味道。
张南依旧在喋喋不休的念叨个不停,王盛微笑着对他摇了摇头:“算了,一锅粥而已,再煮一锅便是了。”
张南却把这件事归结为自己的失职,听到王盛这么说,眼珠子都红了,扭着头说道:“都是俺没用,连一锅汤饼都看护不好。”
他自从跟了王盛之后才发现这个看起来年纪轻轻的少年郎根本就不是普通人,不光待人接物成熟稳重,对他们兄弟礼遇有加,而且行事的手段高深莫测,连他最佩服的张通守都一筹莫展的难题都被这少年随手解决了。
罗士信私底下早就对他嘱咐过,让他好好侍奉这对父子,王盛此人日后必当成就不可限量。
他当初只是怀着报恩的心思进入王家,对于未来如何本来也没做他想,却阴差阳错的跟上了一位前途无量的主人,最重要的是这对父子根本没把他们兄弟当外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