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还没有电,靠着蜡烛和煤油灯来照明,所以人们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间土胚房里早已经被煤油灯和蜡烛熏的乌黑,到了晚上昏暗的灯光也是只能看清几平方的地方,煤油灯便是玻璃罩子的,买来一瓶煤油还要买点纯棉的灯芯用来吸油,点灯熬油便是那个时代独有的产物。
马上秋季耕种结束就要入冬,陈志君继父和母亲忙碌着储存冬季牲口吃的草,豆饼等物品,而陈志君的弟弟也马上退伍回家,而孙长华的肚子已经很大了,所以除了刷锅洗碗之外,其他的都不做了,在姥爷的照顾之下,孙长华也是过的比较舒心,而陈志君几乎每月回家就带很多海货,可惜孙长华却吃不下去,吃不够的只有青菜豆腐,一个一米六体重不到百的女人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比较瘦的。
竖日下午,一身军绿色,胸带大红花的小叔子王强退伍回到了家中,婆婆脸上的笑容几乎没有停过,嘴都要裂耳朵后边去了,这个小儿子一双招风耳长得也算魁梧,弟兄两个个头比不多,不过兄弟王强却要比哥哥强壮一些,婆婆慌忙放下手中所有的差事,去准备饭食,来给退伍的儿子接风。
隆重的接风宴比起陈志君的婚礼要有过之而无不及,该有的东西一样不少,甚至连继父珍藏的好酒都拿了出来,来的客人屋里也是做不来,孙长华此刻才明白远近亲疏的感受,小儿子在婆婆眼里视若珍宝般的感觉,自己倒像个外人一般,是不是婆婆一句句挖苦讽刺的话语更让她耳根发热。
接风宴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王强描述着部队的故事,更是扑朔迷离前言不搭后语,让人们都以为他喝多了,加上众人的敬酒,更是得意的唾沫星子直喷,加上酒精的作用,让他大脑更加兴奋,吹的让众人觉得身入其境一般,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也都开始各自回家,婆婆才介绍说这是嫂子,王强推说哪个嫂子,婆婆回到臣家,还有哪个嫂子。
孙长华根本就没接触过部队,王强的一顿白话,她也不知道真假,不过说的他自己像司令一般,着实自己觉得多少有一些自吹自擂吹牛的成分,但是自己也在部队呆过,也不好评判什么,婆婆介绍过后,王强只是看了一眼就恩了一声,连嫂子都没喊,可见弟兄两个从小就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王强吃完一抹嘴便躺在自己房间睡了,挺着大肚子的孙长华便跟婆婆收拾起桌子,刷完盘碗后扫完地后,收拾好桌子板凳,孙长华便跟婆婆说“娘啊,我回去了哈”婆婆没好气的说道“回去回去办,怀个孕什么也不能干了,俺怀孕还照样下地呢”,虽然不悦,孙长华也不敢明着顶她,只是默默退开北屋门后又轻轻的关上后就回了家。
丈夫不在身边的女人,就像少了顶梁柱一般,平日里九十岁的姥爷,也不跟她聊天,这么大年纪能照顾自己已经实属不易,而缺少生活经验的孙长华也多亏了姥爷的照顾。
第二天清早起床,王强很早便起床跑步,整理的被褥有边有角的,洗刷之后便藏着母亲干活,王强的土地跟母亲分到了一起,早就种上了,而且也没分家,自然不用操心这些,继父牛圈里的活他也特别勤快,铲粪,推土垫土,让两人很是满意,吃完早饭各自便忙碌各自去了,而王强却没有了事情,便又躺到了床上,睡起了觉,一觉不知不觉已经晌午,母亲回来看见睡觉的王强也不忍心喊他,便赶紧的起锅烧油,等到饭菜端上桌,才忍心叫醒儿子吃饭,这两年儿子肯定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这才这么累的。
一上午婆婆王芬没少宣传自己的儿子,让人帮着说媒,见谁也是一顿夸赞,洋溢在脸上的笑容,乐在心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