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妇人见他俩人走过,伸了伸手,嘴巴嚅动了一下,却发不出声来。
…………
唐元中默默地与桑绰二世一起走着,突然猛地跃上马去,疯狂地策动马匹,狂奔出了山谷。
唐元中靠着一棵大树大口地喘着气,仿佛昨夜那一场激战也没使他这般劳累。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得有人过来,知道是桑绰二世,沉声道:“他们都是逃避蒙古军队的难民?”
桑绰二世道:“不错……这个冬天可够他们受的。”
唐元中想起昨夜在罗马城中看见的城市贫民,与这些难民一比,简直已是天上人间。昨晚那一场雪,自己与梅亚娜在一起,自是风光旖妮,而对于这些难民来说,却是索命的恶魔。
桑绰二世又道:“不过,他们总算逃到了罗马,已是最幸运的人了。”
唐元中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幅场景:火光冲天,乱箭飞攒,一队队大马长刀的蒙古士兵来回砍杀,无数平民在惊慌中被砍倒,头颅滚得满城都是,鲜血把河水都染红了,只剩下偶尔有几声小孩的啼哭声响在血与火之间……
唐元中猛地站起身来,道:“大哥,我知道你为什么带我来这儿了。我这就找大汗去,一定尽我之力阻止蒙古大军继续西来。”
桑绰二世一把抱住唐元中,道:“好兄弟,不管成与不成,做哥哥的都替这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人们谢谢你了。”
唐元中一抱拳,转身就走。他以前自然也知道军队过处,生灵涂炭,黎民百姓流离失所。今天见得这山谷中的情景,更是有了从未有过的震撼,明白了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刚上马没跑出几步,又听桑绰二世在后面喊:“兄弟,你这就走了?”
唐元中道:“不错。我在罗马也没什么要紧事物,一应盘缠都是随身带着的。大哥你这匹好马便送了我吧。”
桑绰二世道:“你……你不见见梅亚娜了?”
唐元中心中猛地一动。但耳边似乎又响起山后面那些难民的声音,心中陡地升起一股豪情,道:“不,我先走了。大哥你如果有机会见到梅亚娜,就告诉她我办完这件事后,一定会回来找她。”
马蹄声响起,唐元中绝尘而去。
桑绰二世的马是从国内千挑万选出来的,甚是神骏,一天之内便跑出了三百余里。唐元中找个驿站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一早又策马狂奔。出了意大利境后,进入中欧。一路行来,听到的都是有关蒙古人进军的消息。眼见一队队难民逶迤而来,说是蒙古军队前锋已打到了黑海边速答黑城,唐元中便问明路径,直奔而去。
这一路中,头几日所看见的城镇还颇为繁华,只是一路上难民越来越多。渐渐的,人烟就稀少了下去,有些城市从其房屋楼舍看来,原是一个繁华的大埠,却也是人去城空。
行了一月有余,这一日正沿多瑙河谷策马,忽见前方远远地尘土飞扬,跌跌撞撞地跑出一队难民来,约有二三百人,这些人满脸惊慌之色,只顾拼命狂奔。不多时,后面转出一小队军队来,约有五十来人,都是貂帽皮裘,正是蒙古军队打扮。这一队蒙古士兵跃马追来,不多时便赶上那队难民,大刀长矛起处,这二三百人转眼间便尽数被杀戮干净。唐元中策马狂奔,还是不及赶上。
那队蒙古士兵纵声大笑,便有人跃下马来搜索那些难民的财物。忽见一骑向自己奔来,皆是一奇。又见那马甚是神骏,都是一喜,已动了杀人夺马的念头。
唐元中赶到近前,正为没能救下那一队难民惋惜,两名蒙古士兵已挺矛搠来,唐元中随手一把抓住,猛地一拧,那两个蒙古士兵便被他拧下马来。再看那二支长矛,已扭曲成了麻花。唐元中虽恨这些人滥杀无辜,但毕竟是自己的同族士兵,也不忍伤他们性命。
那队蒙古士兵大惊,正欲一哄而上。唐元中怒喝道:“我是忽伊措勒。你们的首领是谁?”
这一声怒喝恰似石破天惊,十四王子的“威名”大家都有耳闻,那队已惊讶于他的武功的蒙古士兵立时吓得目瞪口呆。
领队的是一名百夫长,叫哈利托。在以前的总角大会上曾远远见过唐元中。此时听唐元中如此一喝,再看相貌果然依稀便是,吓得当即跪倒:“不知十四王子驾到,冒犯虎驾。请恕小人们不知之罪。”心中却想:犯在四位大王子手里还好,哪知撞到这个小瘟神手中,要想逃脱性命只怕大大不易,说不得只好拼死干掉了他。
唐元中问道:“你们是谁的队伍,大营在哪里?”
哈利托带的这支队伍正是蒙古军先锋哲别派出的先遣探路队。此时听唐元中口气似是颇为和缓,哈利托心中一松,忙不迭地将所有情况告诉了唐元中。
唐元中道:“好,你带我去大营见哲别。”
哈利托连连答应,带转这一支队伍拥着唐元中便回大营去了。
哈利托自然见不到哲别,但早派人报告了千夫长,千夫长又报告给了万夫长,万夫长又当即报告了哲别。这件事谁也不敢耽误,是以唐元中来到大营时,哲别已在营外等候。
哲别听得十四王子到来,心中大犯嘀咕。他自然知道六年前唐元中突然失踪之事,但他素知这个十四王子行事诡异,别人难解其意,如今突然在这儿出现,实也不知何意。但他心想自己历来行事端正,西征以来又是屡战屡捷,倒也没什么可惧怕的。他心中犯疑,脸上却是笑盈盈地迎了出来,见来人虽然已是六年不见,却正是十四王子忽伊措勒。
唐元中在路上已暗自盘算,这事对哲别说了也是没用,大汗不下令退兵,哲别是死活也不敢擅自退兵的,还是得直接见大汗。他心中拿定主意,与哲别客气几句,便同入大营。
两人寒暄一阵,哲别便问起唐元中所来何事。唐元中只道想找成吉思汗。哲别道:“大汗近日正在孔雀河边养兵,十四王子若想见大汗,过几日我派人送您过去就行。”
唐元中道:“将军军务繁忙,我也不便多作打扰,明天便走。”
哲别也巴不得这个瘟神早走,略微挽留几句,便同意了。
第二日,哲别便派一名向导官陪唐元中去孔雀河。那孔雀河是在印度半岛恒河边,离哲别大营有数千里之遥,饶是唐元中紧赶慢赶,也走了三月有余。
越走近大汗行宫,唐元中心中越是发虚。他来时凭着一腔热情,可一想凭自己这无足轻重的话,又怎能改变大汗的雄图。尽管连连为自己打气,心中却是越来越没有底气。
这一日,已到了孔雀河边八鲁湾,向导官一指远处的黄色大帐篷,道:“大汗的行宫到了。”唐元中长途跋涉,终于到了目的地,自然颇为欣喜,当下心一横,暗想:此时想也没用,见了大汗再见机行事吧,反正……反正我一定尽我所能。
成吉思汗乍见唐元中,也是颇为惊讶。但他素知这个宝贝儿子最为顽劣,以前便常常在外鬼混数月不归,因此虽然这一趟唐元中离家时日甚长,也没有太过在意。更兼在他数子之中,这个十四子最没有英雄气概,自己最是不喜,所以也不多问,只道:“你来得正好,明天围猎,你也一块儿去吧。”
第二天一早,天未放亮,号角便吹了起来。唐元中匆匆赶到大帐,恰逢三通鼓响,见帐中众将都已到齐,自己已是最后一个。成吉思汗瞥了他一眼,唐元中不由得低下头去。
成吉思汗大声喝道:“出发。”众将齐齐应了一声,出得营去,但听得号角声连绵响了开去。
唐元中跟着成吉思汗走出大帐,但见整整齐齐站着无数士兵,估摸有数万之众。皆是仰首挺立,见成吉思汗出了大帐,齐齐举起兵刃大呼“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声震寰宇。不久,一队队跃上战马,向外开拔。唐元中见此情景,心想:我蒙古精兵兵强马壮,军纪严明,金兵是万万不及,宋兵就更不用说了,欧洲各国军马也是望尘莫及。
这一场围猎,方圆三百里,还围住了好几座山。蒙古军队名为围猎,实则为操演兵马。
唐元中跟着成吉思汗纵马狂奔,沿途手起箭落,射倒不少猎物,一日下来收获颇丰。
第二日继续围猎,时近中午,刚转过一条山路,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头大黄羊。那头黄羊望见这一队人马,自是立即回头狂奔。众人跃马急追,眼见越追越近,只相距百十步了,成吉思汗搭弓上箭,便射出一箭。众人都见过成吉思汗箭法,料想必中,却见那箭射出百步许竟然落了下来,显是气力不足。
那黄羊吓了一跳,更发足狂奔。听得“嗖”地一声疾响,一箭射出去足有百五十步,那黄羊应声而倒,正是唐元中所射。唐元中道:“大汗,这黄羊我已经帮你射倒了。”
成吉思汗却猛地探过手来,抓过他手中的弓箭往地下一掷,喝道:“谁要你帮。 .kanshu.om ”
众人正尴尬间,忽听“咩咩”几声轻响,又从山谷里奔出几头黄羊,体形甚小,围着被唐元中射倒的那头黄羊团团而转,时而用鼻子蹭一下,显然是这头黄羊的小羊。
众人见成吉思汗发怒,自不敢随便动手,只是呆在那儿。却听成吉思汗怒道:“射呀,都愣着干嘛。”
众人这才匆匆搭弓上箭,霎时间,乱箭齐发,那几头小黄羊只轻轻叫了几声,便被射倒。唐元中心中不忍,但见成吉思汗黑沉着脸,也不敢出言制止。
成吉思汗“哼”了一声,纵马西去。卫队赶紧跟上。这一路上,成吉思汗只是纵马狂奔,便是遇上猎物也不射取。
第三日,仍是纵马西奔,到天黑时,已快跑出围猎圈了。到了第四日,成吉思汗还是纵马西奔,不多时便跑出了围猎圈。随行的卫队长想提醒一下成吉思汗,但见成吉思汗一路上连话都没说一句,也不敢上前,只好带着卫队紧紧追随。唐元中不知成吉思汗何以一箭不中脾气变得如此之坏,也只好策马随从。
如此又跑了两天,这一日傍晚,来到了一条大河边,无法再往西跑了,只得扎下营来。
唐元中躺在帐篷里,想着自己离开罗马已有半年,如今见到了成吉思汗,却又实在不知该如何劝说才是。听得河水拍岸之声,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到了半夜,干脆爬了起来,出了帐篷到河边走走。
沿着河边静静地走了一回,心中似乎也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忽然看到远处岸边好象还有一个人影,再走近几步,从背影看来,赫然便是成吉思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