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报大人,潘兴汉的队伍已经过来。”一个兀良哈探马从东方飞驰而来,跳下战马,随着惯性紧跑两步,半跪到长昂面前禀报。
“潘兴汉的大军距此多远,共有多少兵马?”长昂勒住有些不安分的战马。
“尊贵的长昂大人,潘兴汉的队伍距此还有十余里,所带兵马共有一百余骑。”
听到这个意外消息,长昂和小朗儿对视一眼,用有些不可置信的语气吩咐道:“再探再报,一定要将他们确切人数弄清楚。”
待探马原路返回,长昂对小朗儿问道:“除了来路正面,其他几个方向有没有大明军兵的踪影?”
“长昂大人,暂时还没发觉,我已打发人去找探马询问了。”
听了小朗儿的回禀,长昂放开缰绳,任凭战马原地转了一圈,“小朗儿,你琢磨琢磨,潘兴汉只带一百名骑兵就敢前来会猎,这可能吗?”长昂因摸不清对手底细,反而变得有些忐忑不安。为了预防潘兴汉对自己不利,他可是把部落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青松峪一带。
“中原古代的著名将军关羽关老爷,就曾单刀赴会。潘兴汉只带一百名军卒,若是其他方向没有发现大明军兵的踪迹,没准真是带着诚意来的。”小朗儿有些不确定的猜测。
“报,启禀二位大人,潘兴汉距离这里只有五里远了,拐过前面的山湾,就可看到。”就在二人心神不宁的胡乱猜测时候,又一个探马飞驰来报。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家马上就到,大人还是静观其变吧。”小朗儿给了长昂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宽心丸。
“传令众儿郎,列队迎接客人!”长昂扶了扶腰间的马刀,传下命令。有些沉闷的牛角号,随着长昂的话语,传遍整个山谷,分散各处放马吃草的兀良哈骑兵立刻骑上战马,汇集到长昂所在的开阔地。
———————————————————————————————
一百名枪骑兵拐过一道山脚,远远看到山谷盆地西部开阔地列队等待的兀良哈骑兵。潘兴汉命令亲卫队停在山谷中间小溪的东侧,自己带领一个通译越过溪流,平静的驰向对面兀良哈骑兵汇聚之地。
只见位于小溪西部的兀良哈部落三千名轻甲骑兵,横列成散骑冲锋阵型。骑兵正中竖立的大旗有一行虬曲的回回文,回回文的下面是一行大明朝文字,上书大明朵颜卫军。
站在军旗前边的一名将官约有四十余岁,身材魁梧彪悍,长着一付高高的鼻梁,鹰隼一般的眼睛虽然锐利,却明显带有戒备之色,显得有些游移。
潘兴汉走到距离二十步左右,勒住战马,高声问道:“对面可是朵颜卫军指挥使朵颜长昂阁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