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的风吹响骨哨,芦草婆娑里女孩的啜泣声时断时续。杨千鹤是遁走了,可误会却是越来越深,常道安确信自己没有看错,只怪自己来晚一步。
“罢了,花自飘零水自流,云师弟权且安心,待我等替你报仇。”常道安沙哑着喉咙低声呢喃了两句,转头说道,“师妹,我们回去。”
“且慢。”几人起身要走,却被烦仙儿叫住,“果真是他吗?”
“姑娘自己定夺吧。”
说罢只留烦仙儿一人愣在原地,站了许久。
……
“这么说是那魔头阴了小海对吗?”周博鼎与常道安席地对坐,问起一路经过,“不听呢,也是被他所伤?”
仙云宗一片阴翳笼罩,几日里外派在各地的弟子全部陆续返回师门,伴随着的噩耗也是接二连三传来。风风雨雨几十年,周博鼎已是半百之人,如今骤然间失去众多弟子,饶是心力坚定,固然也流下泪来。
“不是。”舟车劳顿加之师门不幸,常道安已是满脸疲惫,面对师父问道痛心之处,声音哽咽起来,“不听师弟在我们赶到前就已经被人打成重伤。”
“以不听的性格,想必是先招惹的人家。”周博鼎深深叹了口气,“他的伤势我看过了,全是致伤不致死的招数,对方不屑要他性命。”
茶汤颜色变了又变,热气消散殆尽,常道安只是呆呆看着出神,师父问一句他答一句。
“命宫不济,天意如此。”看着憔悴的徒弟,周博鼎也只能以这种话语劝慰他,自己也叹息道,“你这个做师兄的也别勉强自己,人有太多无能之事。”
“弟子明白。”语气中隐隐透着坚韧,依旧沉沉的说道,“我只是想不通其中关窍。”
“怎么?”
“那日我遇到杨千鹤时,他在客栈替言师妹他们把守,若是那时动手他们断不能活。”常道安仔细回忆那日情景,眼睛怔怔出神,嘴里不断嘟囔着自己的判断:“无冤无仇临时起意要么都杀,要么都不杀,何故只杀二师弟一人,魔头若依传言那般厉害,我等又非他一人之敌,又何故将二师弟单独引出城去。”
周博鼎呡一口龙井,眼睛微闭着细细听着。常道安继续分析道:“与杨千鹤分别时,他正被那女侠监视着,脱身也需要时间,我们发现云师弟时他已经体力不支,显然战斗多时了,一个人又怎么会出现在两个地方。”
“可他确实在那女子眼皮底下溜了对吗,一个不会武功的人怎么能轻易脱身,如果恰巧他轻功极快,轻易超过你们,那么赶到你们之前将小海斩杀也是极有可能的。”周博鼎放下茶杯顺着常道安的话头继续说道,“这就是你拿捏不准的地方。”
“没错。”
“到底是不是出自他手,也只能将他抓回来才能问明白。”周博鼎眼中的杀意开始凝聚,“你自去修整两天,七日后出发。”
“出发?去哪?”
“小海的事情不能不了了之,还有你其他师弟的死也不能不明不白。”周博鼎眼前的茶已经喝净,茶杯倒扣在茶盘上,起身说道,“这次一共走了他们六个人,伤了的更不用说多不胜数,我和你的师叔们商量过了,要放你们全部下山,一来要追杀凶手,把每件事情搞个水落石出;二来近期江湖动荡,你们去查清缘由,凡事都要赶到那些魔道之徒前面;其余的,见机行事吧,也算是对你们的历练。”
“弟子明白。”常道安背对着缓步离开的师父轻声应了一句。
七日后,数以千计的白衣少年从仙云宗偏门井然开来,除伤残者留在师门由师尊照看,其余弟子皆出,至山脚处分做三五人一起,向四处分散。常道安独领一众白衣直奔酆都城。
几日里烦仙儿苦闷不堪,由于疏忽放跑了杨千鹤,害死了云乘海,当她看到常道安抱着已经发黑的血人时,心里充满了内疚感,至今言如是的抽泣声还在耳边萦绕。虽然常道安说凶手仅仅与杨千鹤相仿,但自己也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常道安充满敌意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临行前的那阴阳怪气的话语更像一股冷风吹了自己一个寒战,分明是在怪罪。
烦仙儿气不过自己,在酆都城翻了个底朝天,咬牙切齿的要抓住宰了杨千鹤。一连几天下去,一点杨千鹤的踪迹也没找到,心中更添几分怒火,又无处发泄,神色憔悴头发也不做打理,整个人癫狂起来。
“喝杯茶去去火气吧。”路边一槐树下摆着一个卦摊,平金上写着“知天妙意”,眉如拂尘的老者手捻赤红琉璃珠,对着烦仙儿说道,“姑娘步态急促,神态迷离,想必是有焦心事吧。”
连这老头都看得出来自己失态,不如让他卜一卦指个方向,算得出魔头在哪极好,若算不出,看我掀了他的摊子,烦仙儿打着自己的算盘,在摊子前站住了脚步。
“牛鼻子,看你有些道道,这是茶汤钱。”烦仙儿坐在一旁的石墩上,端起茶盏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扔下两个铜板说道,“我要找人,你若算得出他在哪,我便另付你卦钱,若算不出来,别怪我不客气了。”
“姑娘只管喝茶,待卦象显现时,自会知晓。”老者直教她稍安勿躁,拾起几根树杈扔进茶炉下的火堆里。
烦仙儿也奇怪,这老头不用卜骨不起六爻,不摇签桶不观奇门,罗盘不转灵旗不展,只是一直摇着蒲扇,撵着赤珠闭目养神。过了一二刻,烦仙儿忍不住问道:“还须多久?”
“许久。”老者反问道,“姑娘何不树荫下小憩,卦成我自叫你,”
“也好。”也许是茶汤败了火气,烦仙儿觉得凉快了几分,心情也舒缓了许多,所谓春困秋乏夏打盹,恰好正值午后,索性依树而息,没成想睡意上涌,乏困难当,睡了过去。
“醒醒了嘿,别睡嘞。”
过了两三个时辰,烦仙儿在摇晃中悠悠转醒,路上行人已是熙熙攘攘,路过一卖萝卜的大娘看这一小姑娘睡在树荫下,怕其着凉,这才唤醒了烦仙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