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欲回身,又想到身伤大仇难报。又自语道:“我若就此离去,枉费行了这许多路程,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丈夫有何俱哉!”
遂撩衣整束,壮着胆,径往天山而来。行有半月,近天山之时,果如那樵子之言,三百余里,未见一个行人。早至春深百花盛开时节,却才得到天山。放眼望去,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真个秀丽轩逸。
浪心观看多时,早见那黄河源头,原来是八面环山包裹着一个忒大的湖,正是碧龙潭。
那碧龙潭本是三十六江,七十二河源头。他即登上峰峦处遥观,便看到河流自四面八方流去。见长江、汉江、丹江、盼江、冠江、英江、金沙江……一江江激浪奔涌。又见黄河、淮河、垠河、滥河、汾河、通天河……一河河骇浪滔天。
浪心自语道:“这等风和日丽,翠峦新生。哪有甚么穷奇,敢莫是怕我也来寻玉淘金断他财路,故此编个穷奇吓唬我么?”
他观景多时。霎时间,便望见碧龙潭岸边一处洞穴里闪出些金光浓雾。浪心即冒一身冷汗,又面带一些微容,又惊又喜。你道他为何又惊又喜?原来惊的是惟恐那洞穴是穷奇巢穴。喜的是欢心那洞穴是如意真仙所居。
他下了峰峦,蹑手蹑脚朝那洞穴走去,不敢喧哗,止一点点靠近。
不多时,见金光消失了。浪心思忖道:“我方才见金光艳艳,彩雾浓浓,怎么突然没了?
不多时行近洞门,但见那洞门立一石碣,上书:玄英洞三字。
浪心见状,欢喜不尽,即知是高人门首。未及叫门,那门里走出一老者,果然是如意真仙。
正是:雍容真圣莅凡间,御统神祇上天仙。捉坎填离还元体,混气金丹度灵玄。隐姓消踪灭真迹,显化天山大法缘。
如意真仙即道:“是什么人在我门前停留观望?”
浪心遂俯身叩拜道:“真仙,弟子有礼了。”
真仙道:“你是甚么人,来此何干?”
浪心道:“弟子潜心志成,万里来拜,乞望拜真仙为师。”
真仙道:“我且再问你,是何人教你来此?必得真言,不然你便离去。”
浪心道:“弟子不敢隐真道假,弟子乃东海水晶宫海藏王之子,名唤浪心。半年多以前,一伙泼魔强占我四海水府,将我水族尽皆杀害,只有我在家父护卫下逃了出来,早已伤重不堪。我逃至黄河,又被妖魔追赶重伤于我。后在黄河得遇一水府,名曰混水府,那混水府里居一老者,名唤混水子,混水子有一女儿名唤秋云儿。得他父女二人照顾,才留得性命在。我欲复仇,奈何法力低微,敌不过妖魔,欲上天告御状,又因身份卑贱,去不得天宫。后又混水子说到真仙三年前曾到过黄河,救过他命,且传了他些法,助他修成人道仙体。我听他言语,知老师傅法力高强!故来参拜!望师傅收我做弟子罢!早晚好生侍奉。w.nsh.”
真仙闻言,暗自窃喜!即道:“你原是东海龙宫太子,如此说,你要拜我,是为学法术,报仇是么?”
浪心道:“一则为了报仇,二则将邪魔驱尽,还复天下太平也。”
真仙道:“既如此,你且留下罢!”
浪心欢喜不尽,即欠身叩拜!拜毕,径入洞中!但见那洞,简室陋居。真仙道:“此处原也不是我的居所。但只你今日到此,向后便住在此处,渴有泉溪,饿有山果,兔鹿。”
浪心道:“我闻得人言这山中有穷奇哩,若是久居只怕不妥。”
真人笑道:“那是以往如此相传,如今你可放心居于此处?”
浪心道:“师傅不居此处何为?”
真仙道:“世人都以身戴金银璧玉为尊,栖居皇都宏城为首。止有我修行之人,朝游天涯,四海为家。不为金玉所诱,不赴皇城之所。”
浪心闻言,暗自叹服。
真仙又道:“我见你虽复得精气,痊愈身躯,但只是你丹田破碎,真气已散。我这里有一瓶静花水露。你可日服三滴,静养调息。我有炼气复神妙语一篇,可助你丹田痊愈,你附耳上来。
浪心闻言满心欢喜,遂附耳倾听。不知真仙说了甚么妙法。传罢!浪心切切记了口诀妙语。真仙道:“你可依着口诀自修自炼,待到必要时,我自来也。”
言毕那人纵云须臾不见踪影。
正是:道行天满入神门,求真苦志炼魔魂。不识天圣本面目,只敬高人法力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