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的家宅最早具体来自什么时候,郑昌也记不得,五间窑洞,土窑洞,石头圈拱做了门封。郑昌的爹,也就是郑慈的爷爷在在郑昌结婚时,搭着窑洞,父子俩个又建了三间瓦房。而郑家的诊所药铺,在郑昌记事前都已经有了。
三间瓦房套三间窑洞,留两间窑洞,郑慈的爷爷奶奶住。郎中这个职业收入还算可以,另外还是比较轻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部不安全的情况下,人会时刻注意安全,一个是有钱,会时刻注意安全。清末民国,兵荒马乱,人人自危。于是郑慈的爷爷跟郑慈的爹商量,想挖个密室。
“昌儿,现在四处闹革命,我们虽不算大户人家,毕竟还是要小心为上。没刀没枪,遇到坏人怎么办,救死扶伤我们能行,但是遇土匪我们只能束手就擒?”郑慈家有邻居,相隔很远,但郑慈爷爷还小声跟儿子小心商量着。毕竟还是要听听儿子的意见。
“爹,可以啊,我们两代行医,虽然造福百姓,人善天不欺,但是不得不防,刀枪子弹不长眼。再说了,我们时间充足,现在药铺里的药还是比较充足,不用上山采药。”
郑慈的爷爷之所以要跟儿子商讨,因为瘸腿,残疾,主力还是需要儿子。听完郑昌的话,郑慈的爷爷点点头。郑慈的爷爷曾去过地主家的密室,当然,那是相当的坚固,功能间一应俱全。父母是天福星,天福星明亮透彻,指点方向,确实可以光耀子孙,减灾避难。而就是这间密室,保了郑慈的爹郑昌和郑慈一家。其实郑慈的爷爷一介郎中,一介书生一样,没有什么想法要去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只是那年,因为地主重疾请他治病,治好后开心,就带他把家里内内外外都观赏个遍。郑郎中感慨,穷人钱比命值钱,富人命比钱值钱。
郑昌给爹倒了杯水,看了看四周,轻声的问爹:“怎么挖,靠后山窑洞挖,还是向下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