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很多巧合,比如屋漏偏逢连夜雨,比如不是冤家不聚头,再比如雪中送炭,所有的好不如刚刚好。刘剪刀接受郑昌家多年救济,关键时候帮了郑昌老婆,房租归房租,救济归救济。取子弹,包扎,止血,除了郑昌家里有药,相关的器械也有,毕竟还是存了一部分。战争,跌打损伤,肯定消炎止血用的多。
郑家父子属于艺人,手艺人,重要的手艺人,在战争中都属于技术工种,很难得也很吃香。而且郑家很有医生风范和医德,如果不是情形紧急,廖排长也不会开枪伤人。官大一级压死人,从蒋总统的作战部署,到军师旅团营,再到他小小排长,哪有那么多时间和考虑。郑家父子被押上了车,同车的还有十里八乡能抓到的乡亲,被刮地皮一样刮上了车。郑氏父子也第一次坐车,汽油味,颠簸的受不了,想哕,壮丁们也都是绑着手,连在一起。别想跑,也不敢跑,跑了枪毙。
一路上除了荒无人烟的田地,就是战死的军人,壮丁,偶尔看见野狗争食那些因死亡的壮丁,军人尸体,野狗因抢夺一条新鲜的人腿,人头,红着眼睛厉声低吼,发出极其恐怖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这比郑昌一生救治的人都多,空气里除了油味,就是血腥味儿,尸体腐烂的臭味儿。路上如果要小便,集体小便,大便集体大便,错过点,只有忍,只有憋。
行军毕竟由南向北,那么郑家父子还算幸运,幸运刚上车,其他的壮丁,沿途不但没有东西吃,连水都没有的喝,根本没有准备伙食,有的地方有得吃,吃一点;没有吃的,就只好挨饿,挨饿还得干活,渴了喝河水,而且好多地方的水喝了之后,就拉肚子。拉肚子,患痢疾,又没有药,所以沿途大部分人都死了。死了直接扔掉,有些奄奄一息的也直接扔掉,或者埋掉,很是残忍。
由于土路,行车缓慢,前面已经赢得战争,这批壮丁是为了补给前线,约莫过了两三个小时,车辆停了下来。壮丁们并没有解绳,被绳子拴在营里,为的是怕逃跑。没有丝毫行动的自由,动一动就得挨打了,至于吃的东西,更是少而粗劣,仅是维持活命,不让他们饿死。郑家父子好一点出行前背着药箱,被结了绳,跟其它军营里的医生安排了一起。军营外有守卫,而且医生也不会考虑跑,跑哪里去?一片荒凉,但其他壮丁们可就不一样了。
军营外,忙碌的脚步声,喊叫声,凄厉的尖叫声,远处的枪炮声,时刻刺激着郑家父子的心,对于郑慈娘的担忧内心里已经没有丝毫的影子。军营他们里被换上了医生的褂子,有水,有面包,父子垫垫肚子,就被叫出去到各军帐救死扶伤去了。基本编排三个人负责一个帐篷,由于医护人员少,郑家父子无需考核直接上战场,犹如做梦一样,如果不是郑慈娘负伤,其实也挺好,被抓壮丁,医生到哪里不是救死扶伤,另外还有细粮吃。即使不敌军俘虏,还是医生,医生没有国界,军界。
忙碌到晚上,郑昌也疲倦了,但难以入睡,军营哪有他老宅那么清净,还有一股清泓,郑家是宝地么?是,绝对的宝地,到郑昌这里已经好几代了,至少三代行医,到郑慈这里已经四代了,虽然一棵苗,但还是有。但宝地的人确实也遭罪,一生都是要受尽苦难,人间甘露,没有任何分别心,不管好人坏人。
预知详情,下回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