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职业上讲,郑家父子是升级了,由村医升为军医,不过是绑来的。从民族和国家角度讲是高尚的人,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郑家父子每天在军营里救治的人数,远远超过在老家一个月的。但郑慈始终在搜寻着那个伤害他娘的人,廖排长,而且最大的愿望是见不到他。但是,好像还有个法则,就是越是见不到的人,他越是招摇过市,郑慈咬牙切齿的恨。而且郑慈爹郑昌见了,虽然内心是不快,表面还是的面带笑容,恭恭敬敬,谁跟性命过不去呢?
军营里其实有划分,比如说郑家父子负责三个营帐受伤军人,这就有伤员,还有守卫,负责守卫军营的。还有就是拉来的壮丁,壮丁挨饿,挨打,受伤,疾病,受伤疾病郑家父子也要去治疗。为什么郑昌喜欢关注守卫员呢?男人最大梦想是什么?光棍汉最大梦想是什么?成家立业。其实做军医无妨,挺好的,郑昌清楚郑慈的心,另外也牵挂娘和妻。担心郑慈在军营干傻事,也担心老婆也真出什么差池。而且郑昌在来之前提前准备的大洋,也就是为了保命用,钱的终极作用就是为了保命。保谁的命?保儿子的命,郑家独子郑家苗的命。历史总是惊人相似,他从周世全让刘剪刀找亲友赎命时已经有所启发。但今天没想到,要面临同样抉择。要放儿子回家,还是比较容易,解铃还须系铃人,廖排长,但这点大洋不够格。
越早回去越好,因为行军,离家越来越远。那么郑昌就把功夫盯到守卫员身上。前方炮声隆隆,守卫员岿然不动,干嘛呢?守卫。但换班后呢,吆五喝六,耍钱,摇骰子,军营里玩骰子。也不是说郑昌会不会摇骰子,而是套近乎,意义不大,廖排长这关比较难过。趁军营里,看望病号开药时,郑昌在纸上写上,“想回不?”,郑慈看完坚定的目光,写上,“不”。吃喝拉撒睡,父子俩有无限时间和功夫交流,但是还是保持距离,小心翼翼。战场父子兵是打敌人,现在战场父子兵是考虑安全和家人。郑昌也明白郑慈的心,不舍得父亲,另外也才刚熟悉环境,担心出什么差池,毕竟现在都还安全。
“在灾难面前,相对于周世全父子,郑家父子作风完全相反,所以结局也不同,郑家父子为正。要懂得适应环境,刚柔并济,相互团结。”现在的状态还算安全,要逃还得选时机。
随着时间推移,过了一个月,战势也向前推移。国军拿下了巩县,向洛阳推进。廖排长还是在敌军击退后,挨家挨户抓壮丁,敌军也抓,都是在自己势力范围内,所以中原大战,据记载,抓壮丁,超过一百万余人。漏网之鱼,寥寥无几。廖排长这个抓壮丁的钉子,在郑慈眼里扎的都想冒血。
其实正常参军,保家卫国是可以,但是差强人意抓壮丁,不顾伤亡,草菅人命,惨无人道,属于负的无底洞。“正义可以晚到,但从不缺席。”
预知详情,下回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