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到新环境工作,无论有无论有无经验,跟骑车也好,开车也好,刚开始都是小心翼翼,等把车盘熟了,自然游刃有余。有游刃有余前可能左拐又拐,游刃有余之后可能也左拐右拐。游刃有余前左拐右拐是因为不熟悉,把握不住车把,游刃有余之后左拐右拐是为了好玩或者展示车技,游刃有余可以车辆漂移,刚学也是漂移。所以对于刚上任的付甲,虽说有点经验,还是的把车把握紧。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怎么烧?没钱,没人,钱还得自己酬。于是付甲把帐房先生叫来,没经验得学经验呐,经了解,主要收入就是收赋税,上级委任主要也是为了收税。土生金,土生五谷杂粮,棉花烟叶,那么赋税也要土生金,从百姓和地主手中收赋税,有粮出粮,没粮出钱。截留的经费只够保公所运转,清汤寡水,付保长跟地主们可是有妻妾要养,大鱼大肉不一定有,但至少得有点荤腥。为什么封建社会仇富,穷人讨不到老婆,富人讨几个,富人讨老婆的钱还得穷人出,这怎么公平?不公平也得忍,阶级制度就如此,难不成跟国家对着干,当然后来百姓们也终于揭竿而起,建立新社会。
保长家也有不少良田,虽不及地主家多,但是还可以衣食无忧。家里家外基本上还算收支平衡,保长除了保丁,也不喜欢闲杂人员,所以种地都是雇佣,就是包给百姓,种了,保长拿大头,百姓拿小头,要么出线给人,以雇佣方式,不养长工,地主家量大,自然有长工。
上级政府略微有补贴,那点补贴可能跟下雨一样,一年下几回罢了。
其次钱来源于哪里呢?赚有钱人的钱,穷人基本上也没钱,剐又能刮多少,有钱人的钱两种方式收,一种是募捐,修路造桥,一种叫附加,就属于安保。地主家有护院的,护院对长工对百姓可以,对土匪可能就不行,那就需要保长下的保丁,保长下的保丁也并不多,八九个,急需扩大也可以筹备,筹备又怎么筹备,就是把地主家家们的护院联合起来,形成联保,联防联保,这都属于保公所固定收入,已经略有盈余。
那么对于付甲呢也是有头脑的人,新官毕竟寄托着百姓,乡绅,上级的期望,得做出点贡献。猪得养肥了再杀,一上任连猪崽都不放过,都会会寒心。所以付甲利用盈余的钱为村里,挖井,修路,要想富,先修路。兴修水利是必然的,因为全靠农业吃饭,靠天下雨是不行的,而清泉村由于山谷也并不缺水,主要是把水引到主要地块儿。这一举措,肯定赢得地主和百姓的喜欢,多打粮食,交公粮的积极性也高。其次修路,教育,学校,私塾的路拓宽,修整。再次呢,就是鼓励教育,鼓励教育肯定是钱鼓励的,钱多么?也并不多,定期奖励,物质奖励,精神嘉许,教书先生们精神头足,这只是跟教室有关系,但毕竟对孩子好,百姓们还是很爱戴的。上级嘛,积极交公粮,不捅娄子,上级已经甚是欢喜,偶尔打点打点,张罗张罗,肯定更为和谐。
但保长也并不是做好这些就行,也有头疼的事,处理关系。乡绅和百姓关系,乡绅和保所关系,乡绅和上级关系,乡绅和乡绅关系,乡绅和上级关系。乡绅和百姓关系好处理,表面向着乡绅,背地护着百姓,平。乡绅与乡绅关系,双方调解,主持公道,平。上下级关系,也可以整平。但是乡绅跟上级关系可能会难为付保长,比如说,税收过重,得代表乡绅跟上级谈,比如抓壮丁,乡绅也要被抓,就不一定是钱的事,得谨慎斡旋,国军的枪杆子可能县太爷都得敬畏几分,何况一个小土地公。
水放久了都会变质,更何况人心,保长也不是一直好,保长也不是一直坏,人会变,像水一样,可能变混,也可能会会变清澈,得养后看。
预知详情,下回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