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从明和钟无离来说,县城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马车一进城门,首先感受到的是各种不一样的气味--和安平不同,那里只有泥土和草木的清香,还有一望无际的大风--而这里的风是轻柔的,混杂着刚出笼包子的热气,街边胭脂摊的脂粉气,打铁铺烧红铸铁的铁腥气,小孩手里糖葫芦的香甜气等等,各种气味夹杂在一起,构成一副人间烟火的喧闹。这份热闹让李从明觉得新奇,毕竟他早已习惯了安平极度平静的生活,每天能见到的都是同样的几张面孔。
“人真多啊。”钟无离感叹着,不住的东张西望。对于她这样几乎没怎么出过门的人来说简直叹为观止,而且,看上去所见所闻都令她愉快。
“等把粮食送到米行,我带你们四处去转转。”赵无眠用力拉紧缰绳,尽量避开行人,同时还不忘自嘲,“我们乡下人难得进趟城,可不得好好看看嘛。”说完爽朗一笑。
趴在车后的两个人也是欢笑不止。
顺升米行开在县城的东北角,门朝南,门脸不大。店门口并不宽敞的马路刚好够一辆马车通行,再往前还有一条河--正是农民大量卖货的时节,往日里还算顺畅的河道此时挤满来往行船,不免挤了碰了或者占到别人的位置,吆喝声吵架声,声声鼎沸。
赵无眠刚把马车驾到米行门口,门里便有伙计迎出来,接过马鞭,栓了马,将人迎进店里,顺手招呼其他伙计过来搬货。
“算好了我这个时候到吗?”赵无眠问小伙计,挺欣赏他做事的麻利劲。
“掌柜的一早吩咐了,”伙计回答,并不停手里的活计,“说家里的先生今天要送货过来,早早就候着了。”
听到说话声,柜台里面的刘掌柜从账本上抬起头,一见来人,赶忙堆起笑脸起身迎接。
“哦,先生到了,快里面请;还劳烦您亲自跑这一趟。”刘掌柜热情的客套着,眼睛却忍不住朝赵无眠身后瞄,“这二位是?”
赵无眠微微侧过身,坦然介绍说:“这是从明少爷,这是家里的小丫头。”
刘掌柜狡黠地眯起眼,脸上并不掩饰自己心底的势利,对着赵无眠心领神会般挑了挑眉。紧接着他让伙计准备上来大碗凉白开,几块大份的白凉糕,殷勤地邀请两个年轻人暂且在店里坐下歇歇脚。在看到他们并不挑剔地享用起来时,还颇感满意的笑了笑。然后在走动转身的当口,他闪挪到赵无眠身边,用手势将人让到一边,悄声相请到内堂,并且放下了门口的布帘。
原本还是相互说着客套话的,看到屋内茶案上已经布置好上好的茶水和吃食--茶水还升腾着袅袅热气,清香沁脾;点心也是十分精致的江南糕点,看做工想来也不便宜--赵无眠下意识朝外堂看过去,被布帘挡住什么也没看着,脸色立马沉了下来。
“这都是特意为先生准备的,”刘掌柜还想再套些近乎,毕竟面前的人可是和东家朝夕相处的老人了,却看到赵无眠一脸阴沉,连忙思索起有何不妥之处,“是这茶点不合先生口味吗?我这立马让人去换,朱小七--”
“不用了,”赵无眠拦住他的呼喊,神色瞬间恢复如常,“就这些挺好的,端出来吧,给小家伙们也尝尝。我们乡下人难得进趟城。”说完,掀帘而出。
“先生,你渴不渴?过来喝点水吧,”一见赵无眠出来,钟无离立刻贴心招呼着,“你带的水都被我们在路上喝完了。”
刘掌柜也随即端着东西跟了出来,一出屋门脸上便堆出笑容,看上去和蔼可亲。
“还是赵先生疼你们呐,”刘掌柜说着将食盒放到桌上,惯常热情地张罗起来,“早早让我备下了上好的吃食;这些可是城里头最有名的江南糕点铺买来的,都来尝尝。来,明少爷,尝尝这个一口酥,味道可地道了。”
突如其来的殷勤让李从明有些不自在,目光从刘掌柜脸上移到赵无眠脸上,见对方微微点了下头,这才坦然接受过来。
“谢谢。”李从明面无表情地说,对给自己撤盘上点心的伙计点头致谢。
“嗨,少爷这是哪里话,”刘掌柜摆了下手,故作受宠若惊状,“哪有少爷给我们伙计客气的道理,折煞了折煞了。”
赵无眠刚准备坐下。等卸货的伙计核对好数量,刘掌柜签好收货的票据,再闲谈几句近来的生意收益时,门口闹哄哄挤进来几个人--奔波许久的庄稼人模样,一看就是来粜米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