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开始几天的手忙脚乱,土地开垦工作渐渐走上了正轨,每日完成的开荒数量也从刚开始的不到二十亩,稳定到现在的三十亩以上。
林双玉提出的以招标的形式进行土地开垦的建议,经过试点已经在各个作业小组里推广了开来,开垦计划里的大多数地块都是以招标的方式被作业小组抢到手。
林双玉没有看走眼,李伟确实在企业管理方面有一些经验。他在林双玉设想的基础上,和李建军商量,每十天组织一次招标会,把条件比较好的地块用招标的方式分配给各个小组,条件比较差的地块安排给没有中标的小组开发。这些地块不仅条件差,工时定额普遍不高,工人们很难拿到超产奖金。
那几个组长的积极性很高,为了提高本组人员的收入,为了不在招标中被淘汰,他们都使出了全身的招数,在每十天一次的招标中,不断压低本组的工时报价。
有了招标这个利器,土地开垦的成本比林双玉原来预计的低了不少,员工的平均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葛根种苗培育中实行的定额管理和土地开垦时的招标这两件事,李建军已经对林双玉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觉得自己的年龄虽说比林总大了十来岁,但人家的那些见识想法真的不是自已能够比得了的。
林双玉终于可以稍稍喘口气,梳理检阅一下两个多月来的战果。
光伏发电站的运行很稳定。如果不遇到连续四天以上的阴雨天气,可以保证公司一百多人的生活用电,浴室、食堂的一些大功率用电设备都能正常使用。
电视机、公用洗衣机、公共浴室、职工活动室、室外运动场都投入了使用。员工们渐渐适应了山里的生活,曾经有过的一些怨言,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已经风吹云散。大家下了班可以洗上热水澡,可以看看电视、打羽毛球、乒乓球,可以打扑克下象棋,也可以在食堂附带的小卖部买点零食,喝点小酒,侃侃大山。
公司规定员工每个人每月有四天的休假,可以攒到一起,也可以分开使用。回家休假的员工只要回来的时候,在公司设在镇政府大院里的物资转运站,捎带着背上几十公斤的货物,公司就会计发一天的基本工资。
因为有这个规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大多数职工会选择分次休假。毕竟这样一来,既可以回家探亲,还不影响工资收入,一举两得。
这个办法是常欣欣的杰作,它解决了公司日常需要的大量的物资的运输问题,不说生产物资,光一百多人每天消耗的米面油盐、酱醋糖茶、蔬菜肉蛋就有三百公斤。
一百多只波尔山羊已经成年,在李老汉的精心照料下,个个膘肥体壮,毛色柔顺,有将近三分之一已经成功受孕。
李老汉说,这些羊的品种就是好,长得快,食性杂,没毛病,性子绵,不太爱打架,不像当地的山羊,动不动就发生混战,闹腾的不可开交,就是不知道一胎到底能生几个小羊。
林双玉告诉他,卖羊的老板说啦,第一胎大半是一个,喂养得好的话,也有生两三个的。从第二胎起,大部分会是两到三个。
李老汉带着树娃,趁着最近的好天气,采割晾嗮了大量的青草,备足了羊儿过冬需要的草料。他俩还自己动手,在原来简易的羊舍旁边,又搭建了两间产房。李老汉说,母羊产羔的时间,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产羔的母羊和刚出生的小羊不能受冻,产房必须保暖,还要有火炉加温。
养羊,林双玉完全是个外行,李老汉有经验,也不用别人吩咐,早早就做好了准备,除了盖产房,还在羊圈里储备了一大垛劈柴。他让林双玉多买一些玉米,还要买上一些盐巴,母羊怀孕后要喂些精饲料,增加营养,生出来的小羊才结实,成活率有保证。
王瑛在镇上给公司筹建的物资转运站也正常运转了起来。
王镇长已经当上了书记,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那个姓马的在张丁儒接见林双玉和王瑛的第二天被就地免职,没几天因为查出了其他问题被双规了。王镇长现在见了王瑛,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乖顺。他知道,这是个自己惹不起的主。要不是王瑛,说不定自己现在已经被打发回家,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