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老主任,林双玉把自己的想法给王书记和盘托了出来。
李家沟村的宗亲势力之所以这么顽固,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这几股力量完全是以血缘关系为壑划分的,具有天然的稳定性。二是三股势力在几百年的繁衍过程中,人丁数量和实力一直相差不大,维持着一种相对平衡,谁也没办法独占鳌头。
要想解决李家沟村的宗族矛盾,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血缘关系是人类社会最稳定的一种社会关系,靠外力是很难改变的。
剩下的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打破三股势力的平衡,而要打破这种平衡,最简单的办法是其中的一方主动示弱,向其他两股势力主动示好。如果有了这样的先决条件,再辅以外部力量推动,就完全有可能实现破局,达到化解矛盾,抛却恩怨,进而实现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目的。
林双玉说,现在,就有这么一个机会,以老主任为首的这个族系,为了不让军娃进监狱,愿意向另外的两个族系低头。
在李家沟的三大族系里,他们目前的人数最少,实力也最弱,破除宗亲势力的影响,实现全村李姓乡亲的融合,对改变他们在村里的地位和处境是最有利的,所以,这一股的积极性应该是最高的,阻力也是最小的。
李建军和李老汉这个族系的人数最多,实力也最强,他们没有直接参与这次斗殴事件。李老汉是这股里辈分最高的几个老人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一个,因为他有一个好女儿。
另外,这股里曾经担任过村支书的李建军现在是公司的副总,公司的总经理助理李伟,是这股势力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林双玉说自己有把握说服这几个人,再由他们去说服自己族系在“葛王”公司工作的员工,接受老主任一方的和解诚意。
解决了这两股势力,剩下的那一股就没有理由再坚持下去,除非他们希望在村里成为一小部分人,成为被排挤的对象,正常情况下,他们会接受老主任主动递过来的橄榄枝,就坡下驴。
林双玉对王书记说,要顺利实现这个计划,还需要外力的推动,这个外力就是我代表的“葛王”公司和你代表的地方政府的力量。只要咱们共同用力,内因和外因同时发挥作用,解决李家沟村的宗族矛盾,打破血缘关系的藩篱这个目标不难实现。
林双玉说,我现在准备把手边的其他事情先放下来,全力以赴地处理这个问题,公司也准备拿出一笔资金,资助李家沟村,使村民们能够在三个族系的融合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经济利益的诱惑,是融合过程的润滑剂。
林双玉希望王书记也考虑一下,从提高村镇治理水平的角度,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尽量向上边争取一些政策和资金,给李家沟的村民们一些承诺和实惠,让乡亲们对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有一些期盼,随着这种期盼一起来就是动力,就是村民们化解族系矛盾的积极性。你如果觉得为难的话,可以试着把这个想法给张丁儒汇报,我想,他一定会支持你的。
王书记被林双玉的长篇大论征服了,对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的年轻人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佩,由衷地说道:
“没想到林总是一个忧国忧民意识这么强烈的人,有这么大的格局。我觉得你这个计划完全可行,我会想办法配合你完成这个计划。我愿意和你一起到村里去,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工作。至于你说的给村里一些承诺、办一些村民都能看得见、用得着的实惠事,我有渠道和办法,保证让村民满意。”
王书记有些疑惑:“按说以前应该也有不少这样的机会,为什么没有人想到你这种办法呢?”
林双玉回答:“那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葛王公司,也没有你这样一个能干大事的领导。”
出了镇政府办公楼,林双玉才发现阴沉了好几天的天空,不知啥时候飘起了雪花。
雪不大,甚至都不能称之为“雪花”,一粒粒的小冰珠,密密麻麻地从空中撒落下来,地面上已经有了薄薄一层白色。
隆冬季节,这种样子的初雪常常会是一场大雪的前兆,看来想指望老天爷帮忙是没有可能了,公司的生产任务计划随着这场大雪的降临,算是彻底的泡汤了。
“也好,下雪了,什么也干不成,可以集中精力解决李家沟村的宗族矛盾,把公司的员工队伍好好整顿一下。”
林双玉裹紧了身上的大衣,加快了脚步。
吃晚饭的时间,葛王公司的三百名多员工聚集在餐厅里,就连平常不参与集体活动的总工程师刘春林,也站在人群中。
餐厅只有八十多个平方,三百多人挤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别说坐下,就是大家都站着,也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
林双玉站在人群的正中间,脚下垫着李伟搬来的一块石头,比周围的人头高出了一截。
他的感冒还没有好利索,沙哑着嗓子,带着浓重的鼻音对围在周围的员工说道:
“地方太小了,请大家忍耐一下,给我十分钟的时间就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