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赵山河嘴上说造纸不难,但是他对造纸的具体工艺并不清楚。只是大概听说过要先做纸浆才能造纸。
纸浆的原材料很简单,用竹、木、树皮和破布等都行,具体怎么熬成纸浆,又需要浸泡熬制多久,赵山河一点都不知道。
最后将纸浆熬好后,把纸浆稀释到一定比例,将竹帘放入纸浆内荡均匀,拿出来放好风干,若想快点成纸烤干也行。
云汐就拿到这些造纸草稿后,就让二壮帮忙张罗造纸。几十个学生也成了免费人工,当然了公开说法就是带领同学上实验课。
这些学生除了读书和写字,对这种新鲜玩意都很新奇,帮忙砍竹,运树都不在话下。
另外由于目前只是实验造纸,所以所用的材料和规模都很小,仅限于校园内实施。
所谓老师动动嘴,学生跑断腿,二壮就是云汐手下跑腿最勤那个人。
虽然他早已改名为牛有得,但云汐还是觉得二壮亲切些,所以除非正式场合,平时都喊他小名二壮。
云汐有时候也不懂,为什么赵老师不把这些好东西藏着掖着再闷声发大财,反而要广而告之让全天下都知道?若不为利就肯定为名了,可是最伟大的四大发明赵老师都懒得参与,真难想象赵老师到底是为了什么?
云汐也曾经也问过赵老师为什么,可赵老师说自己只想当个称职的老师。
再说纸浆,云汐想将这些树木草皮布给煮成纸浆,难度比想象中大很多。
在钟老的安排下,大家在操场内支起了一口大锅,所有原材料被一股脑的倒进大锅内,灶下生火来煮。
日夜不断,煮了三天三夜,原料居然只是变软而已,距离成为纸浆相差十万八千里。
大家群策群力,分析其中原因。有人说是火不够旺,也有人说材料太大,还有人说想煮成浆根本不可能。
反正各种声音都有,不过为了解决问题,二壮首先让人帮忙把锅里的竹木草皮搞的再碎一些。
搞碎说起来容易,但是真的想搞的粉碎难度非常大。刀砍釜劈也只能将一尺寸长的木材斩成指头大小,再细就没办法了。
如此又放进锅里煮,大家三班制日夜不息煮了两日,效果确实比以前好多了,但是距离成纸浆还是差一些。
二壮将此事汇报云汐,云汐想了想,既然粉碎原材料有用,那么就再想办法粉碎原料就行了。目前粉碎原料有几种办法,其一可以用石磨碾压,其二用踏椎不断捶打。
二壮听后茅塞顿开,立即将煮了五日的原料捞出,再放入水力舂米机内捶打。如此反复捶打一天一夜后,原料终于粘在一起,与粉末无异。
将稀碎的材料放入锅中煮沸,一天后纸浆终于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造纸,为此云汐特意请来了赵山河与钟老前来观摩。
钟老可谓是兴趣勃勃,这些天他也留意到了一群孩子们在搞什么造纸实验,虽然不太相信小师弟讲述纸张的事情为真,但是也不妨碍他对此事的抱有极大兴趣。
赵山河看着一锅黄色粘稠的纸浆,他感觉这造纸好像差不多成功。而钟老则不得其意,就问这一锅浆糊怎么造纸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