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过后,厂房建好了。不久,一些设备就从河对岸被拉了来。
夏海根投资的这个厂,生产仿真鱼饵。现在外国的钓鱼爱好者,为了标榜自己环保,不再用动物饵料了,而是使用仿真鱼饵。反正鱼儿不够聪明,假的也会当成真的。
各种色彩斑斓的塑料丝线被运了过来,跟着这机器和丝线到来的还有两名工程师。夏海根先是在村子中招女工,可应聘者了了,不得已,他去劳动力市场招来了七、八名女工。
夏海根之所以回来投资办厂,一是他想挣钱,这么好的优惠条件,这么得天独厚的地理之便,这钱他不可能不赚。二是他只想招收澳水村的女工,尤其是招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家庭妇女,给村子中部分人家增加点收入。可村子中的人,并没有多少人领这个情,只有二、三个女子,愿意进这个厂。
王娟进了这个厂,她是这二、三个女子的其中一员。
她想挣些钱贴补家用,可能在她的内心当中,还有一层朦胧的,自己都不能确定的,羞于出口的想法。
经过两名师傅十几天的培训,进厂的女工们,已经能生产出像模像样的各种仿真鱼饵了,只是还不太逼真。又过了些时日,做出的假鱼饵,就栩栩如生了。仿真虾,仿真翘嘴鲈鱼,仿真蚯蚓,仿真蛆虫,仿真雷蛙……要是没人告诉你,只是用眼睛看,不用手触摸,根本就分不出这是假的,是仿真的。
人都分辩不出,鱼儿就更分不出了。
做好的成品,夏海根全都带到对岸去销售,销售特别火爆。
刘伟达留了下来,帮夏海根打理这个厂。他的工资又涨了,一个月1500元。
贾海涛也想留下来,但这里只需要女工。没有办法,带着惆怅,万般无奈极不情愿的跟着王克武,转战到别的工地上去了。
运行了一段时间后,由于生意太好了,夏海根就决定再扩大规模。
他又在原厂房的毗邻处,征了一块地,等以后重新盖新的厂房。
这块地,夏海根花的钱有些多,有两户初期死活不同意。为此,他花了不少的精力,动员了好几个人来做工作。最后,花了比别人多的多的钱,才摆平了这两户。
夏海根为人比较豪爽,由于生意做的好,心情愉快,就常给刘伟达发一些小费。有时,他还请刘伟达去喝茶,或者去吃大餐。
刘伟达就睡在厂里,那间办公室,还兼具了卧室的功能。
王娟白天去上班,常带些吃的喝的,送给刘伟达。有时,她趁刘伟达不注意,偷偷地将他堆在一旁的脏衣服带回家,......
洗净干了再送了过来。
刘伟达劝过她,要她不要这样做,他能照顾好自己。
可王娟好像没听见似的,照样一如既往的照顾他的生活。开始,刘伟达也没往深处想。渐渐地,刘伟达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头了。
王娟看他的眼情,不似了过去。她有时温情脉脉,有时却慌张迷离,有时竟一言不发,全没了了当初的那种欢快……糟了,凭着年少时自己对小兰的情感经验,刘伟达暗中断定,王娟可能已爱上了他。
这可是件棘手的事。一旦涉及到了情感,尤其是男女间的情感,男人的态度说什么都坚决不起来。既不敢断然否决,也不敢说出实情,生怕自己的鲁蛮行为伤害了对方。女人就不一样了,敢爱、敢恨……都是瞬间就可能发生的事。
他是有老婆的人,虽然到现在,他是没有明说,但绝对不是隐满,也不是想欺骗,而是另有隐情。小孩才一岁,这么小,他却偷偷跑了出来,这要是说了,肯定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太不负责任了吧,怎么就能丢下老婆和女儿,自己一个人跑了出来!
在刘伟达心中,他一直把王娟当妹妹看,甚至把潘根娣当成了小姨祖美娟的化身。现在出现了这种情况,弄得不好,自己身败名裂不说,要是伤害了王娟,伤害了潘根娣,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这一家,可是他刘伟达的大恩人。
刘伟达感到了苦恼,也感到了后怕,要是……别人会怎么想?若是认定他是个骗子,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他不能明说,只能采用回避的方法。这是他唯一能做的,将这棘手的问题交给时间,让时间来平淡这一切。
刘伟达开始有意回避王娟,换下的衣服,尽可能的及时洗。要是实在抽不出时间,他会将脏衣服藏的很深,让王娟找不到。
王娟意识到刘伟达在刻意回避她,心中就有了怨言……
刘伟达感到了焦头烂额,正当他一筹莫展,无法排遣这种情感的压迫时,贾海涛来了。
贾海涛来了,刘伟达就像见到了救星,自己不能明说,贾海涛可以帮他说!
接受了这使命,贾道涛就按刘伟达的“旨意”,去了一趟王娟家。
他本是计划和王娟直接明说,可走到半途,他改变了主意,觉得这样有些不妥。人家还是个大姑娘,也许还是第一次情窦初开,这要是当面说了,实在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