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这一行,干长了,许文忠就有些迂腐。这是由于他和社会接触太少,“三点一线”的生活,渐渐地使他和社会有些脱节。心胸不宽、小气、难缠、刻板、好面……
由于心胸不够宽嘛,常是一根筋的思考问题,也就说人们说的认死理。也是由于小气和难缠,一点点认为不合理的小事,也会争的脸红脖子粗。
许文忠的这个有点负面的性格,使得他到海城后,早期受了不少的苦头。
他脑子很聪明,写的一手好字,围棋、象棋下的也不错,在他原来的那个学校,基本上就没有遇上过对手。他还能写诗,据说在当地小有名气。有一首叫《今生》的诗,就写的相当成功,登在了市里的报纸上。
学校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崇拜的不得了。就是男教师,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气。那份登了他大作的报纸,在传来传去中,竟不见了踪影。有人怀疑,这报纸是被一位暗恋他的姑娘,偷偷地收藏了起来。当然,这无从考证,只是猜测,但这种猜测,暗含了某些人的某种奇怪心理。
不妨从这首诗里,来看一看许文忠的内心世界,他是怎样的一个诗人情怀。
《今生》
作者许文忠
我一直活在前世里,风餐露宿
默念颂词,消磨光阴
屋檐下饥饿的蜘蛛结着网,像得道的高僧
为来生立下不言的微笑
风吹过树木,吹过前世的山水
蝉叫得那个欢呵
黄雀和螳螂都献出了余生
供养我来世的肌体
殷红的血管里亮起一盏盏灯
树枝纷纷折断,赶来做我的拐杖
欲望的雨水穿越时间的魔障
带来江河源头的讯息
虚拟的云闲坐山巅
看着此刻的我,跟着忏悔的拐杖
一步步走下山岗
这诗粗看起来有些荒诞不经,充斥了怪异,但要是仔细的揣摸,就能感觉到他的非凡想象力,高山、江河、旷野、前世、今生……被他揉合到了一起。
“欲望的雨水穿越时间的魔障/带来江河源头的讯息”。
这讯息来的可有些遥远,这不当当是时间上的魔障了,而是穿越了空间上的魔障,亲情上的魔障,一步就跨到了江河源头。
这样的诗人气质,不要说海城这如狼似虎的地方,就是在内地的官场上,他也会碰的鼻青眼肿。可是,他到海城的目的却是非常的单一,就是来挣钱,还计生的罚款。可这个地方,并不欢迎他,或者说不......
需要他这种人。
挣钱的希望一步步在落空,他那一根筋的脑子,就是转不过弯来。
许文忠不得不勒紧钱袋子,就是一分钱,他也要计较。那次和组长模样的人发生争吵,就是出粮时他认为少算了十元钱。
为了这十元钱,他不惜去和组长争吵。也是他那天走运,要是刘伟达不路过那儿,就他那一根筋,不将这十元钱吵进兜里,他是不会罢休的。但事情总是有个度,过了这个度,性质就会发生突变,这样的事例不少了。
零度以下的水是冰,零度以上的水才是水,这个度就是零度,只要过了这个度,两者就会立即转变。许文忠这样的争吵,时间短了,组长还可以忍受,至多是不耐烦和鄙夷,但时间长了,就肯定不是这样了,一定会暴怒,会动手揍他的。
这事也不是没发生过,最后总是组长的一记铁拳将他叉了出去。就是同组的工友,也没有一个同情他的。
这十元钱不是组长刻意要扣他的,而是他在断钢筋时,无意中将几根钢筋断短了,不能用,才扣了他这十元钱,作为惩试。
要不是他一根筋,就不可能发生争吵这样的事,自己做错了事,自己岂能不明白。
许文忠就在这工地上的钢筋班打工。之前,他扛过包,炸过山,甚至还拾过一小段时间的荒。但这些活,干的时间都不长,这全都是他的一根筋造成的,不是被人赶跑了,就是被人修理了。
刚到海城的第二天,他和刘伟达一样,想到关内碰碰运气,可他不会变通,进不了关内。在关外转悠了半天,一无所获,只好在暮霭时分,独自一人缩回了那十元店。
经过了近半夜的思考,他决定到当地的学校碰碰运气,要是能谋上一个代课老师,暂时的落下脚,然后再图发展。可那个年代,还没有私立学校这一说,学校都是公办的,要去那里当教师,必须是正常的调动。
这条路被堵死后,他去了人才市场,一个一个的招工摊位,他几乎都去磨了嘴皮,可就是没人要。不得已,他自觉的成了盲流,白天出去找工作,晚上则睡在了旷野。
这时的海城,兴起了一股养殖热,办起了好多养鸡场,有家庭办的,还有外资办的。要养鸡,就得有饲料。于是,几家饲料厂就应运而生,可这里并不生产粮食,所需的粮食必须从外面调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