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凿墙,所以就比之前要简单得多,二叔和三叔从包里取出两把冲击锤就准备开动。我和父亲则顺着盗洞先回到地面,因为凿墙的过程必定会带起大量的尘土,墙后面的地方也需要时间通风。
因为墓比较深,所以在地面上也基本听不见他们凿墙的动静。
过了没多久,二叔和三叔头上绑着面巾也从洞子里爬出来了。
他们打通了。不过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通气。
大家趁这个时间又休息了一会,喝点水吃点东西补充一下体力。
随着父亲一声招呼,我们再次下墓了。
来到那堵墙,墙大概只有五十公分厚,被二叔三叔凿出了一个半径半米左右的不规则圆洞。虽然不大,不过正经出入是没问题了。
父亲一手拿手电一手拿着一把长刀先爬进去了。我们紧跟在他后面。
进墙后,随着手电的光,我们身处的是一个两米宽左右的墓道,墓道大概有十米多长。但是最令我们惊奇的,在进去后的墓道左手墙面上,是一幅一幅的石雕壁画。
第一幅壁画是一位帝王正坐高堂,身边两位侍女为帝王撑着五明扇,也就是掌扇。就是大家经常在电影电视剧里面看见的皇帝身边侍女拿着芭蕉扇一样的大扇子那东西。在崔豹的著作《古今注·舆服》中有道:“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试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意思就是,舜所发明的五明扇,是为了求贤而制作的,并且受到秦汉的公卿和士大夫携带和使用,是一种风雅的象征。而西晋文学家曾说:“安众以方为体,五明以圆为质。”然而除了宋代以外,大多数的君王用的五明扇更偏向于“阖”状,即门户状,所以又被称为阖扇。在帝王下方有一位臣子弯腰作辑。
第二幅图是帝王在岸边,那位大臣在船上,帝王站在岸边五明扇下和臣子告别的情景。
第三幅是那位大臣站在大船头,大船在海中乘风破浪,在船的不远处出现一座大山。
第四幅图上,船停靠在山边,大臣立于船头,双手作辑,仰望山顶,而在山顶之上,一人脚踩祥云,疑似与大臣交谈。,
第五幅图和第三幅图大致相同,也是大船在海里驰行,只不过这一次船的方向与之前相反,山在船的后方,应该是返航。
在第六幅图上,大臣回到宫殿,双手作辑,而帝王就站在他身前,二人像是在交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