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公元182年,冀州常山。
枪术大师童渊在山幽演练枪法,一旁站着三个人,两小一老,静静观看。
其中男性少年距离另外两人明显有段距离,年纪轻轻便生的星眉剑目,行如风,站如钟,好一个少年郎。
另外两人则浓情似水,相互牵绊,明眼人一看便能猜测出这一老一少感情很好。
童渊演练完毕,收招罢枪,头也不回的问道:“真是稀客。”
和小女娃站一起的老人发须滨白,相貌慈态,呵呵笑道:“多年不见,老友可好?”
童渊回首,朝少年道:“去把早间采的茶叶拿来。”
“是,师傅。”
少年远去,老人凝望着少年背影,点头赞许道:“倒是个好苗子。”
“是啊...”童渊欣慰的看着离去的少年,一边引路一边说道:“武艺高强的人天下间数不胜数,但像他这样一心忠君报国的恐怕没几个,做人,最重要的还是品德二字!”
“呵呵...”老人笑道:“老友这话貌似很对,实则错的离谱。”
“对你而言,确实错的离谱。”
童渊引着老友来到草庐,落座问道:“她是你的...”
“张玲,我女儿,来,叫童伯父。”
张玲七八岁大小,懂事的喊道:“童伯父。”
童渊点点头,回道:“好孩子。”
“谢谢童伯父赞誉。”
童渊见猎心喜,从脖子上取下一块麒麟玉佩,亲手帮她带上,上下打量半响,大笑道:“哈哈哈哈哈...这块宝玉总算遇到它主人了。”
老人见童渊如此钟爱自己女儿,大喜过往,连连招呼张玲致谢。
“张玲谢谢童伯父赠宝。”
女娃乖巧懂事,三言两语逗的两位老人开怀大笑,场面一度十分轻松温馨,老人看向自己女儿的眸子更是充满了慈爱和...不舍。
“师傅,茶到了,请慢用。”赵云端着竹做的茶盘大步流星的走来,双臂稳的一滴茶都没能从茶碾子上漏出。
童渊接过茶盏,突如其来的问道:“老友,你最近干的事儿我也有所耳闻,你这次不远千里来我常山,可是想请我出山助拳?”
老人笑了笑,没有直接回复,而是转身用力的搂住自己女儿双肩,混浊的眸子死死打量着她的面容,头颅逐渐靠近,嘴唇深深的吻在她额头处,良久的沉寂,老人松开了手,朝占立一旁的赵云吩咐道:“你领着她四处看看,小心些,别走太远了。”
赵云只感觉此人行为有些莫名其妙,却也从他言谈举止中看出其身份必然不凡,对自己下命令竟如此自然流畅,好似本该就那样似的。
眼下见师傅有正事要谈,自己也当为师傅分忧,此事儿并无不可,赵云当即牵着张玲的手道:“师傅,云带妹妹去山间走走。”
童渊点点头,吩咐道:“注意安全。”
“诺。”
直到赵云二人离开走远后,童渊脸色变得有些沉,而老人却死死的看着自己女儿离开的方向,走了神,失了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