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七月份的时候对于平田县田家岗来说是一个欢庆的日子,因为对于农村人来说收庄稼的时间到了!同样也开始忙碌了。
田家岗的村民们大多数都是种的麦子,因为春季风调雨顺大多数都是丰收,那时候农民还是生产队的状态,每个生产队每年交多少公粮,每个生产队每人每天做多少活能拿多少工分。
至于工分是干嘛的呢,以前生产队时期粮,肉,面等等除了可以用钱买,也可以用工分换粮票,肉票等等物资,所以那个时候的农村人都在拼命的干活...
田家岗的老徐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一个瘦弱的汉子,原本是几十里外的高家村的人,因为家境贫寒,父母又不在了,所以在十来年前倒插门在田家岗做女婿,来到田家也兢兢业业,日子过得倒也可以,后来媳妇又给老徐生下俩男一女,听说头一个男孩生出来的时候老徐跪在产房里直给媳妇磕头,一直说媳妇是他徐家的大恩人!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很夸张,其实并不然,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文化普及的还没有那么普遍,所以农村人的封建思想严重,毫无男女平等的意识,所以男孩是很吃香的,甚至村里的老少爷们还以家里的兄弟多不多来论家门大不大!
老徐自认为自己是个被上天宠爱的人,因为早些年家境贫寒娶不起媳妇,后来倒插门,当时是不愿意的,后来想想自己这条件也养不起一家人,就答应了。
为什么说倒插门还不怎么愿意呢,因为那时候在农村来说倒插门是非常耻辱的,历史上有吕布的外号叫“三姓家奴”,后来又有了一个吃软饭的名头,所以很多人只要不是穷的吃不上饭都不愿意倒插门,那时候跟现在不同,那时候通讯不发达,信息传播的慢,但是好事是不出门,而坏事却是传千里,尤其是那些邻里八卦之类的,当时对于倒插门人们最讨厌的就是,去做上门女婿是没有什么人权的,女方家里排斥上门女婿的情况会很多,始终都把上门女婿当外人,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老徐结了婚有了孩子之后那心里是无比的高兴,整天脸上都笑吟吟的。
老徐家地里种的是麦子,七月份是比较忙碌的,不过老徐家因为收的早一点所以人家大中午都忙着收粮食呢,老徐家的烟囱里已是冒起了炊烟。
要说那时候在平田县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用灶台做饭,烧麦秸杆,玉米杆,树枝之类的,所以平田县的人们把麦子收了之后就把秸秆聚到一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