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越先前就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沮授,而且连让满宠出使袁营之事也一并说了,不过现在沮授的意思是再打下去,而看周瑜和满宠听了沮授的话也支持他的意见,刘越也不反对,毕竟沮授说得有道理,若是让袁绍稳定了冀州内部,再来和他较量,那就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了,那时候再出来平定天下,其他诸侯早就占了天下各州大部了。
“公则,既然你和公瑾都认为应该与袁绍一战,那我现在就修书,让二哥派援兵过来,再带些粮草。”
“主公不用着急,现在袁绍完全是因为面子关系才和主公在此僵持,若是袁绍一旦冷静下来,或者他手下谋士劝阻袁绍退兵,那我等的计策可就没用了,以我对袁绍的了解,此次出兵,应该是田丰的主意,而田丰肯定已经劝袁绍撤军了。”
“你是说钜鹿田丰?”
“对,授与田元皓是好友,对其知之甚解,田丰之谋不在我之下。”
刘越当然知道田丰了,那可是三国有名的谋士,历史上若不是袁绍不听二人的良言,也不会有官渡之败了,甚至田丰向袁绍提出的对曹操疲兵之计,若是袁绍能采纳,袁绍也不用急于和曹操在官渡一战,拖都能拖死曹操。
“既然公则与田丰是好友,那能否劝其来归,这样也能断袁绍一臂。”刘越自认为自己王八之气很足,沮授都能来,那田丰应该也可以。
“主公,田丰刚直,而且意在袁绍,要其来投,我看不是很容易。”
“看来我和田丰还是差了缘分。”
看到刘越失望的表情,沮授接着又开口道,“主公放心,若是主公能击败袁绍,且能俘获元皓,授有信心说服他为主公效力。”
“哦,若真如此,那真是太好了。”不过刘越转念一想,现在还是想想该怎么击败袁绍为好,“公则,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看到刘越好像有点信心不足,沮授接着说道,“主公,袁绍看似虽强,我军却也并不是毫无机会,若是能抓住机会,一战可胜之。”
“哦,公则刚才说得袁绍三败,确实如此,袁绍也不是不能战胜的。”
“主公,袁绍性格优柔寡断,十万大军六万都是原先冀州兵,战力不强。而且袁绍手下倾轧厉害,田丰多谋,若是能投明主,必能对其意见言听计从,但是袁绍不能听逆言,加上田丰投靠袁绍时日尚短,一些建言比不能入袁绍耳中;审配为人正直,不过心中却多有圆滑,不会过多违背袁绍意愿;逢纪郭图二人,虽有小计,可为人心胸不广,睚眦必报之徒;许攸尚有谋略,且为袁绍旧交,但是现在许攸身在信都;底下大将颜良麴义张南焦触等只有勇力,上阵厮杀可行,出谋无能为力也。袁绍外有兵力不齐,内有众人制肘,如何能胜主公,一旦袁绍在次大败,主公可以趁机全取冀州,然后以冀州为根基,吞并河北之地,这样大业可成,汉室可兴。”
果然谋士就是不一样,刘越听了沮授的话,不仅把袁绍下面的众位谋士的性格都摸的一清二楚了,而且也看出了袁绍手下不能齐心协力,难怪历史上在曹操进入冀州之后,众人还互相攻讦,不能合力抗曹,“公则之言有理,越有你相助,真是万幸,哈哈哈哈。”
“主公第一件事情就是调魏郡援军过来。”
刚刚刘越就这样做了,不过一想既然是赌了,那就大点,“这样,公瑾,你亲自持我的书信去魏郡,让二哥将魏郡兵马全部由你带来,魏郡防卫就由二哥负责,若是出了问题,我唯他是问?”
“什么,兄长,那魏郡就空虚了,若袁绍在这里与我军对峙,再派一只奇兵绕道偷袭邺城,那我们可就成了孤军了。”
“我就是要倾全郡之兵力与袁绍一战而胜之,而且公则既然这么说,就一定有办法在这里拖住袁绍,让他不会分兵去偷袭魏郡,邺城就由二哥加上那些郡兵负责可以了。”
刘越知道一旦把兵力抽调光了,那魏郡就只有一些负责警戒的郡兵了,若是那时有军队来攻,也只能看刘梁的实力了,刘越给刘梁下死命令,就是要抱着一战的决心,若胜了那就得冀州,不胜,那只能退出,乱世若是只想着保存实力是不现实的。
“是,兄长,我马上出发。”
“不急,我书信还没写好呢,还有,公瑾,你去魏郡以后,让二哥负责粮草,一定要保证我大军的粮草供应不缺。”
“喏”
沮授看到刘越魄力那么大,满意的点了点头,现在只是就是要有大决心跟袁绍打这一战,若是刘越畏首畏尾,那么沮授反而会看不起他。虽然沮授有信心让袁绍拖住,但是田丰肯定能看出来,不过现在沮授就是期望袁绍的性格不会让自己失望了。
“伯宁,既然决意要跟袁绍一战,那你也就不用去袁营了。”
“不,主公,伯宁还是要去一趟袁绍大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