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刘越与袁绍战于冀州,两败袁绍,驱逐袁绍逃回渤海,而后韩馥主动让位,刘越领冀州事,以辛评为使,携韩馥奏表出使长安。
刘越让人携韩馥公文至各郡,各郡太守纷纷听命,表示服从刘越,至此刘越暂时安稳了冀州的情况。辛评的投顺,表示冀州的家族愿意接纳刘越,至少看到辛家出仕,这些家族也都纷纷表示承认了刘越的地位,刘越又招辛毗来到自己帐下。
对于辛毗刘越可是很清楚,此人在历史上可是能臣,且眼光长远,劝曹丕代汉称帝,而且一直出任军师,是个文武全才。
记得刘越刚见到辛毗的时候,发现此人书生气息很重,刘越开玩笑的说,“公若早助袁绍,我岂能入得这信都城。”
辛毗后背冷汗就下来了,还以为刘越发现了自己待价而沽,等局势明朗以后才来投靠,马上惊慌失措道,“明公慧眼如炬,毗愿效死力。”
“哈哈哈哈,有佐治相助,冀州无忧矣!”接着把吓得面无血色的辛毗扶起来,好言相慰。
冀州世家,本来就分成两派,像审配郭图逢纪等都是支持袁绍,辛家等依靠韩馥,不过随着耿武关纯的被杀,这些家族都是以辛家为首,现在辛毗来归,表示他们愿意支持刘越,毕竟袁绍要是得了冀州,他们也不一定比在韩馥手下好多少。
在信都十日后,得到各郡太守的承认,刘越也终于放下心来,虽然还不是把冀州牢牢掌握在手中,至少现在自己算是冀州的主人了。
“公则、公瑾,各郡太守都已经送来了公文,说是遵从韩公的意愿,愿遵我为冀州刺史。”这里当然不包括渤海太守袁绍了。
“主公,冀州地缘广阔,人口众多,只要主公用心经营,必成王霸之基。”
“哈哈哈,这也是公则先前谋划,否则我安能进这信都城。”
不过冀州的问题还很多,首先是人口问题,其次是各地盗匪等,还有世家大族,不过事情要一步一步的来。
“诸位,我想移州治于邺城,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
虽然是问众人,不过跟随刘越来这的下属肯定没什么问题,主要是想问问辛毗的看法,毕竟他代表了一些信都这边的世家利益,移州治肯定会对他们又影响的,还好大部分的世家都投奔了袁绍,那样刘越也可以阻力少些。
见到一些人尤其是刘越也有意无意的看自己,辛毗知道自己要发表下意见了,“主公,邺城地处南方,且位于漳河之上,确实是利于主公掌控冀州;信都经过黄巾之乱后,人口骤减,毗也赞同主公之言,迁治所于邺城。”
“兄长若是迁治,信都这边还需安排妥当,袁绍若是恢复以后,必然不会善罢甘休的。”这边离袁绍的渤海太近也是一个原因,将来肯定是和袁绍争夺冀州的战场,而且冀州南部富裕,坐镇南部就能稳定冀州,历史上冀州的治所就是移治到邺城的,只是刘越的小蝴蝶才让历史稍稍改变了下。
“子雄,若是让你留守信都,袁绍来攻,你该当如何?”
文丑被刘越这么一问愣了一下,平时这种商议自己都是不发言的,不过主公问起,自己就必须说说自己的想法,“那不知主公留多少兵马与俺!”
若是文丑直接长篇大论,刘越还真要重新考虑,现在文丑这么说,刘越知道文丑也是在进步了,不枉费自己一直要求他和张飞多和学习行军布阵,只是张飞鲁莽了些,考虑到文丑的沉稳,刘越才想让他留下。
“子雄,我留一万兵马给你,若是袁绍来攻,你当紧守城池不与之战即可,再让伯宁留下助你,遇到事情多与伯宁商议。”
历史上满宠一直和曹仁等人在荆襄一线抗击蜀汉和后面的东吴的压力,军事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
“伯宁,信都以你为主,军事以文丑为主,若是袁绍来攻,你当尽量协助文丑。”
“喏”
要迁移治所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好的,不过刘越这样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魏郡是自己的老巢,可以很容易自己掌控,而且这边的人去了那边以后毫无根基,更利于自己控制,在刘越准备的时候,信都城内也已经开始恢复正常了,毕竟没有战事,百姓还要生活。
“奉孝,你看百姓现在都已经恢复稳定,看来这刘越还是有些才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