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市民对汉服如此着迷,同时近年来汉服复兴的呼声越来越高,王华阳便打起了汉服的主意。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公元1644年-1911年清朝时期,由于统治需要,统治者实行剃发易服,汉服从庙堂消失,传承于民间!
?汉服随着清朝剃发易服等统治政策下匿失,但因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部分元素。
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通过考据汉服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复原了汉族传统服饰,同时通过恢复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贤,推广传统学说,宣传传统乐器等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并称之为汉服运动。
?然而汉服运动多有当地汉服爱好者发起,组织性、统一性不强,虽然引起了广大汉服爱好者的共鸣,却难以形成全国性的声势!汉服复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引领者!
汉服复兴,不仅仅是一件衣服的复兴,而是华夏文化的复兴。
汉服是一种载体,承载着华夏文明的久远与灿烂。身着汉服走在大街上,是诗书礼仪的再现,是琴棋书画的欣赏,是百家争鸣的回响,是一统江山的气魄,是天下共主的霸气,是金戈铁马的回荡。汉服,承载着祖先五千年的跌宕起伏;汉服,传承着华夏生生不息的文明!
汉服复兴,经济先行,没有经济基础,汉服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身为一名中国人,你很想穿汉服走在大街上,但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当看到别人穿着汉服,却又艳羡不已。
也因此,汉服复兴成为袍泽群里的责任和口号,却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宣传。
想到此,王华阳决定扛起在洛阳汉服复兴的责任。
经过测算费用以及与重回汉唐汉服馆协商,王华阳制定了买汉唐江山酒送汉服抵用券的活动。
活动细则如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