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求收藏)
“此物名为水泥,是用几样十分常见的材料烧制而成,平时如同灰色的面粉,用的时候加水、沙子、碎石搅拌,然后铺于路上,过几天就会变成石板一般的水泥路面,硬度与真正的石头相差无几,就算是在水中泡上数年也是无碍。”朱慈烺正细细的跟戴悻解释着,这水泥的成分跟做法!
戴悻听着皇上的解释,虽然没看到实物,但是也敏感的察觉到,水泥这种东西出现的重大意义。
戴悻稍稍有些激动道:“皇上,这种叫水泥的东西,要是真如您所说的这么神奇,那真是大明之福啊!”
朱慈烺得意说道:“赶紧下去,按照朕的方法做吧!等这次打退了鞑子,就要大量的生产出来,开始大规模的修路筑城!”
戴悻告退后,回到工部,立即召集人马,调集工匠!开始试制水泥!
---分割线---
山海关的攻防战打的异常惨烈,双方皆投入了重兵,日以继夜地进攻和防御。
今天已经是鞑子大军到山海关的第十四天了,攻防战也已经进入到第六天,鞑子已先后投入了二十万大军进攻山海关,死伤超过七万,而明军也先后投入九万守城,死伤近四万五千余人,但是山海关依然没有攻下。
‘咚!咚!咚!’
巨大的进攻鼓声在山海关外敲响,四万鞑子携带着数百架攻城梯向山海关如潮水般涌来,箭羽在空中织成了箭网,分不清城头和城下,杀喊声此起彼伏,鞑子顶着盾牌,将一架架攻城梯搭上搭上城墙,疯狂的向上冲击。
城头上死尸遍地,两万明军将士依旧在拼死抵抗,平西侯吴三桂的话跟承诺,给了将士们巨大的勇气,他们士气高涨,拼死相搏,经过几天几夜的血腥战斗,他们已经渐渐的摸到了一点对付鞑子的门道。
鞑子是轮番进攻的,保持体力,明军也轮番防御,保存体力,鞑子投入四万军队攻城,他们就投入两万军队防御,鞑子的箭雨使他们无法靠近城墙反击,他们就离开城边一丈,张弓向下抛射抛射,或者是使用火炮打出细小而密集的铅弹散射出去,大幅度的杀伤敌军!而且鞑子除了攻城梯,始终拿不出娶她攻城武器,而攻城梯,明军已经找到了破解它的办法。
“轰!”地一声巨响,一架宽达三尺的巨大攻城梯搭上城头,粗大的铁钩钩住城墙,数百鞑子疯狂的向上攀爬。
明军士兵举起木头和石头向下砸去,鞑子士兵惨叫着跟着木头和巨石一起翻滚下去。
两名身材魁梧的明军抡起大锤向两边猛砸攻城梯,随着铁钩划过城墙发出刺耳的吱嘎声,城梯渐渐变宽,最上方两根梯档的楔子从梯架中脱落,这样便是的攻城梯少了两档而无法登城,在明军猛烈的反击下,鞑子纷纷从城梯上滚落。
但是鞑子很快有了对策,他们用生铁将梯子横档固定,使明军的锤砸没有了效果,但明军又发明了大铁叉,他们砸弯铁钩,数十名士兵用大铁叉向外猛推梯子,梯子脱离了城头,向外翻到下去。
双方就是在不停地使用各种攻城手段和反制手段进行血腥之战,就在这时。
鞑子大营前,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在数百名将领的簇拥下,远远地观战,多尔衮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怒火,原本一天就可以攻破的山海关,他尽然攻打了六天,却始终攻不破山海关,他已经付出死伤七万人余人的代价,虽然其中有五万是朝鲜人,但是这还只是一个山海关啊!就算打破山海关,前面还有无数个城池,阻挡着他们入主中原呢!可惜啊,恭顺王的火药都用完了,不然这座瓮城老子也一把给炸了!
这时,豫亲王多铎对多尔衮道:“大哥,明军虽然反抗激烈,但他们也同样死伤惨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兵力不如我们多矣,我们还有十四万大军,而他们最多只有四万了,这样消耗下去,他们必定会因为兵力绝尽而城破,请大哥放心好了!”多尔衮点点头,确实是这样,只要自己不停的攻城,明军兵力肯定会被消耗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