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武器?”沈渊怪道,“什么秘密?”
“海图!你还记得我们缴获的电子海图数据吗?”
沈渊这才回想起来,当初“刑天”号突袭半潜船,将“恐怖鳐鱼”潜艇的姊妹舰当场缴获,从这艘船的深海探测潜艇上,搜出来非常详尽的海底地形图。
正是仰赖这张图,18号操纵“小鳐鱼”潜艇躲进海沟,避开昂克人的追杀。
这句话点醒了沈渊。
道理很简单,如果不知道海底地形,反潜是盲目的。如果知道了地形,也就知道对方可能在什么地方躲避反潜机的搜索。那么,只需要在这些重点区域搜索,就有可能把这艘超大型核潜艇抓出来。
少说也是大几万吨的玩意儿,只要航行不可能无声无息的。
“等声纳回收完毕,告诉我可能的地点。”
18号给他亮了个绿色界面。
平心静气,18号努力想像自己是在“小鳐鱼”号潜艇里。一艘这么大的潜艇,他会躲在哪里?
海沟,冰川时代形成的“”形槽。“恐怖鳐鱼”是很大,可海沟更大,应该是可以缩进去的。不过,这艘潜艇的宽度大得出奇,本体就由两管12米直径的耐压壳体制造,中间是并排超级鱼雷发射管,再加上外面两段短翼总宽不下40米,即便是冰川留下的海沟,也不见得每一段都能容下如此庞然大物。
所以……
18号略微计算,确实有几段海沟足够宽大,准确来说是五段宽度大于50米,且连绵十几公里的海沟,能够容下这个东西。
那么事情就很简单了。
“带我找到她!”沈渊狠道。
18号打出一排字幕:“即便找到地方,我们也没有有效的探测手段。”
海沟,天然会屏蔽噪音,无论是主动声纳还是缩在海沟里的潜艇噪音。他就像一个黑洞,里面的声音出不来,外面的声音进不去,很难精确定位里面有什么。
“不!我们有!”沈渊的回复让18号觉得踏实。
没有犹豫,“刑天”号收起声纳,直奔朝阳沙场。
浩瀚大洋,血海漂橹。
随着天边第一缕阳光落下,金色将燃烧的浮油染上一层诡异的彩虹。废铁炽红,海风吹动明灭,燃烧的钢铁火炭一样一闪一闪,在阳光下不甘的挣扎。巨型航母倾斜着燃烧,累累弹痕,滚滚浓烟,钢铁流淌着燃烧,发出红白色耀眼的光华,好像代表旧时代的灯塔在阳光下拼命挽留自己的光辉。
灯塔之下,赤水横尸。
无人机残骸与人体残片混在一起,鲨鱼四处游弋,精神崩溃的水兵胡言乱语,死死抱住救生筏残破。
他们暂时没有危险,因为鲨鱼不饿。
“刑天”舰缓缓驶过,沈渊不敢开快,因为“刑天”舰的喷水推进器不能被大块的杂物堵塞,只有慢速通过,吸水口才会深深埋在水下,躲过漂浮物。
白天,对“刑天”舰很不友好。
虽然雷达隐形性能仍在,但白天的飞机将会毫不费力的将这艘中型舰艇和海水区分开来,她的侧影就是精确制导弹药最好的靶标。
“按照预定方案,装填鱼雷!”沈渊下令。
“目标频谱是什么?要放声纳吗?”18号问道。
“不用,我知道她在哪?”
什么?18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知道她在哪?怎么知道?用直觉?
“鱼雷安全距离是多少?”沈渊突然问起。
18号虽然不喜欢他问这种小孩子问题,但还是如实回答:“一千米。”
“没错,鱼雷战斗部爆炸波及范围是1000米,我们没有深弹,只装了重型鱼雷,原本是用来对付航母的,现在看来,是打错算盘了。”
沈渊盯着海图看了一会儿,用手写出一个坐标。
“就是这里,发射一枚重型鱼雷。”
这个位置,就是反潜机一开始报告说发现目标的地方,误差不超过10公里。
“这里?”18号一头雾水,凭什么认定他就在这里。
“对,朝海沟里打!”
“收到!”
18号立即打开飞行甲板上的发射盖,为发射筒充能。
稍微计算了一下距离,重型鱼雷射程55公里,不过这个数字是水面航行的距离,打击深度400米的一条海沟,不能按照最大射程计算。而且,发动这种打击最好考虑敌方可能的举动,比如说突然从海沟里窜出来逃跑,到时候鱼雷追不上,那可就尴尬了。
“还要多久?”沈渊问。
“再以现在的速度前进10分钟,比较稳妥。”
“不能等了,40公里,必须发射。”
18号默默调整参数,鱼雷速度被设定为35节,这样可以航行50公里以上,留下足够冗余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