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之海,灯光星星点点。
这不是军舰,而是远洋渔船。即便在南纬40°的咆哮巨浪中,依然有悍不畏死的渔者。他们开着几百吨的小渔船,用一种“L”型的钓钩捕捉金枪鱼。最奇特的是,钓钩是没有鱼饵的,全靠船上事先捕捞的沙丁鱼打窝,引诱金枪鱼疯狂捕食,看也不看就会把鱼钩吞下去。
然后,这些渔夫就会在几秒钟内将鱼钩上来,直接送进冰库保存,最大限度的保留金枪鱼的鲜美味道。
“大哥,这边的声纳和雷达信号比较乱。”18号在全息海图上标注了附近的几条渔船。
渔船声纳是个很讨厌的东西,他们需要寻找金枪鱼群,高性能声纳比起有些军舰的还要好,那种二胡一样的高频噪音让声纳员最难忍受。
雷达信号更是紊乱不堪,这些渔船手续不正规,雷达型号五花八门,各种频率的信号充斥着被动探测设备。“刑天”舰的侦察系统是按照深海交战规则设计的,默认浮在海面上的都是交战目标,接收到的都是敌方信号,就没考虑过大量民船混杂的交战环境。
沈渊非常清楚这一点,但是他也没办法。帝国海军船政办公室是个军地交叉部门,一头是海军一头是造船厂,所以这个部门并不是百分百听林缜的。又兼之海军造船预算归于户部下属的财政部门,三方面掣肘,导致海军一直拿不到自己心仪的军舰,这是制度问题,非人力能够解决的。
眼下,沈渊也只能寄希望于18号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在复杂环境中区分民船和军舰。
18号返回CIC控制室,重新钻进鸡蛋一样的脑机舱中。
好在所有民用船舶都会强制安装AIS定位设备,虽然其中有不少渔船标注自己长度500米宽度200米,好歹能够显示位置,这一点对照雷达信号,大致也能区分谁是谁。
“刑天”号越是向西南方向行进,沿途渔船越多。他们都是在海沟附近捕捉深水鱼的,整体沿海沟分布。
沈渊没有说什么,只是让18号关闭所有灯光,静默航行。
“十八,你要注意观察,别人看不到我们,万一撞上来,那可是船毁人亡的大事。”
18号有些惊讶:“我们是军舰唉,撞不过民船吗?”
“肯定撞不过的嘛。”沈渊顿了一下,他其实并不太清楚为什么军舰撞不过民船,这只是常年得出的经验。“我还见过500吨小渔船把5000吨驱逐舰干沉的。”
“有这等事?”
“船头怼船中,一撞就是横腰截断。”沈渊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从船舶结构到力学原理讲了一套一套的。
18号总觉得,这好像是个很简单的道理,筷子不就是从中间折断的吗?地球重力就是那两只手,船就是那根筷子,大风大浪的本来就快折断了,小渔船再中间来一下,当场咔嚓。
说着,全息海图上又出现一个新的船舶信号。
18号连报都懒得报,这条船的信息是一艘集装箱货船,十万吨,速度还挺快的。
“大哥,这边走集装箱货轮吗?”
沈渊随口回道:“是啊,不能走洲际运河的从这里绕行。”
“为什么不能走洲际运河?”
沈渊瞥了18号一眼,嫌他不学无术:“你多看点资料嘛,运河限制船只最大宽度不得超过33米,所以奇尔沙治和荒霸吐都是细细长长的。”
这么说来,航母是肯定不能通过的。
倒是解释了为什么威廉要选择“奇尔沙治”号作为侦察打击力量,因为他可以伴随“荒霸吐”号通过运河。
18号看了这艘货轮的尺寸,长度将近320米,宽度46米,远远超过运河允许范围,难怪是不能通过的。
舷窗外划过一道闪电,从黑紫色云层中直接劈到海面上。
沈渊皱起眉头,“刑天”舰外层全都是雷达吸波涂层,导电体,对雷击是非常敏感的。
“甲板部注意了,防雷击操作,快点。”沈渊放下通话器,对18号说道,“等会儿这里比较吓人,你不要大呼小叫。”
“要挨雷劈吗?”
轰!
窗外白光一闪,头顶雷声炸裂。
18号耳朵嗡嗡的就好像在耳朵边炸了一枚炮弹一样。
明白了!这里是“刑天”号最高的地方,担负着将雷击能量引到海面的任务。头顶上就是避雷针,这声音能不响吗?
沈渊没事人一样,笑道:“看一下电子设备有没有故障,能关的先关了。”
“敌人来了怎么办?”
“靠眼睛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