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课第一天从早自习开始。
上课铃响之前,教室里陆陆续续到了大半。
对于早自习,虽然经过初中三年的磨练大家已经见怪不怪,还是有不少同学顶着没有消散的起床气,满脸的困意和怨念。
教室的氛围有些低沉,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拿出课本的只有一半多。
这时候掀开新概念英语第四册,认真看课后单词的马骁成了前后左右关注的焦点。
原本以为大家在看自己的光头,马骁不以为意,发型就是给人看的,心中嘚瑟:想夸我帅记得小声点,别影响我。
徐光洁扭头看了看,发现不是高一英语教材,有些好奇,“这是啥?”
“新概念英语。”
“好像听说过,怎么看这个?”
“有别的推荐吗?”
“哈哈~,说不定一会儿语文老师就进来了。”
马骁神秘的笑了笑。
马骁的同桌王晨晨也加入聊天,“卧槽,你看的第四册啊?”
忘了介绍,王晨晨,开学分到了对门宿舍。
这家伙属于其貌不扬的闷骚型,跟徐光洁是一个初中考过来的。初中成绩很好,可惜到了高中有些跟不上趟儿。高中三年,王晨晨学习一直很努力,但全校排名很不争气的曲折下滑。
马骁把课本推过去,王晨晨也不客气,对着第一篇课文小声读起来,读了没两句话就断了,一是发音不标准,二是不认识的单词挺多。
“你练过口语没?”
“高中不考口语吧?”
“不考口语,但是考听力。口语说好了,听起来也会容易些。”
王晨晨顿时语塞,他英语基础不错,但口语是薄弱项,听力也不怎么好。
“练练吧!”
“怎么练?”
一旁的徐光洁,英语也是拖后腿的科目,起了兴趣,“老马,也给我传授传授经验呗?”
马骁抽出一个笔记本,里面是自己初中时抄写的各种典型句式,不过内容不局限于初中水平的。
“李洋疯狂英语听说过吗?”
这个年代李洋是个全国知名的人物,不过不是靠家暴出圈,他跑到全国各个学校巡游分享自己的英语学习心得,“顺便”推广他那套教程。
书加磁带,最便宜的一套也是一百起步,对马骁这样的家庭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但马骁一提出来,爸妈便毫不迟疑的表示支持。
马骁很快成为疯狂英语的忠实粉丝。
每到早自习,马骁一改往常的内向,大声读起英语,在座位上不尽兴,便走到教室后面甚至教师外的走廊。
学霸总是受到额外照顾,马骁从来没收到扰民的投诉,即便有也传不到马骁的耳朵里。有时候马骁跑到操场去读,也没有被认为是自由散漫特立独行,反而成为了好学生的典范被老师着重表扬。
当然作为回报,马骁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多次考试满分,加上老早就抱着牛津高阶词典看,单词量、口语和听力这些优势,让后来的马骁得以顺畅的阅读英文原版的计算机书籍、听国外大佬的计算机网课。
当然高一时期的马骁英语还没那么好,现在的表现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前世阅历的加成。
反正都是自己的,就算作弊也是自己抄自己,特喵的都重生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徐光洁把马骁的笔记本拿走津津有味的翻看起来,王晨晨则拿起新概念英语对照着生词表小声的读起来。
马骁有些无所事事,抽出高一英语课本,翻了几页,有种刚做完一套微积分试题的大学生回到小学看九九乘法表的感觉。
意兴阑珊的马骁想拿出被翻破了的牛津高阶词典,温习单词,又觉得太装逼,有点不好意思,只好强压住冲动。
听到王晨晨发音不太对,马骁拿出李洋的发音宝典小册子,指给王晨晨纠正。
上课铃响过,约莫一分钟后,一个英姿飒爽青春靓丽容光泛发的女老师走进教室,敲了下黑板示意大家安静。
“同学们好,我姓姜,姜鸿月,以后是大家的英语老师,大家可以叫我姜老师,或者叫我的英文名Jess。”
姜鸿月说着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英文名。
看到这张熟悉的脸,马骁会心一笑。
姜鸿月,燕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今年应该是25岁,个子很高,身材相貌俱佳,鹅蛋脸,有点婴儿肥,喜欢笑,苹果肌很明显,放在十年后绝对是校园里御姐风的女神。
作为老师,姜鸿月很和气也很敬业,业务能力不错,不然也不至于刚当了一年老师就被安排到培优班。
马骁印象里,她男朋友应该大两岁,是颍阳本地一家食品企业引进的技术人才。姜老师在马骁高二的时候结婚,当时还给同学们发了喜糖。马骁看过照片,两人挺般配的,隐约记得这男朋友是姜老师的大学学长,是颍阳本地人,姜老师追随爱情来到这里。
姜老师自我介绍完毕,露出标志性的笑容,见同学们窃窃私语,似乎几个小男生在讨论她的身材长相,很是受用,过了十几秒才重新敲黑板,装出老师该有的威严神情。
“以后每天的早自习,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就是英语和语文交替,临考试的时候会留出几天,大家可以自由安排地理政治这些需要背诵的科目。”
“上午第一节课是英语,大家可以先预习一下LessnOne的生词和课文。音标大家初中都学过,课文在普通班要求熟读即可,但我们培优班要求自然要严格一些,所以大家懂的~”
教室一片哀嚎声,马骁下意识的笑了笑。
即便是培优班,面对压力也不会轻松自如的对待,总要先撒撒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