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事宜安排好后,杨德就开始试做时钟了,机械钟还是不太复杂的,只是加工齿轮的精度要求高一点。杨德前世小时候家里就有一座三五牌老台钟,杨德是经常去拆了再装的,就是机械手表也拆坏过两块,所以他对钟表的构造很了解。
杨德设计了两种钟,一种以单摆锤作擒纵调速器,就是台式、座式和挂在墙上等固定不动的钟;另一种是以游丝摆轮为擒纵调速器的可在不固定位置如可在船上使用的钟。杨德画出图纸和加工要求,作为能做复杂首饰的匠人们加工些齿轮等零件倒也不难。
在设计表盘面时,杨德嫌“钟”不好听,怕将来人们都不好用它做为礼物送人影响自己的生意。就命名为时盘或表,时盘一圈也分为六十小格,细针一格一秒,秒上为分,再上杨德就不用后世的二十四小时制了,而是用十二个时辰,盘面刻度线外側六等分标上“子,丑,寅,卯,辰,巳”内側标上“午,未,申,酉,戌,亥”,上午读外盘;下午读内盘。每个时辰间有十个小格刻度,再以分针走30个刻度30分定为一刻,时针指在时辰一半内就是看分针在那边读零刻几分或者一刻几分,时针过半了则为二刻几分或三刻几分。最后读法就是某时某刻某分某秒。后世11点45分就是午时一刻十五分;12点45分就是午时三刻十五分。一番设定,杨德很是满意,这才是中国人自己的计时工具嘛。
三天后,原动系、传动系、擒纵调速器、指针系和上条拨针系等零件就全部做好,然后就是组装调整。齿轮上好油,拧上发条,摆锤时盘和游丝摆轮时盘就开始“嘀嗒、嘀嗒”走了起来。杨德默算“嘀嗒”的间隔,调了下摆锤和游丝摆轮就让其他人去对照太阳阴影作记录调整了,在清早太阳刚出海平线时时盘要正好指在卯时整点;两天在同一木杆的阳光阴影位置一致时,时盘指针位置也要一致。然后杨德再去教他们做能准点报时的装置,这也简单就是做以另一发条为动力的卡点动作装置。
从第一台时盘装好并能运转,杨德就放心了,接下去只是工匠的技艺和精度的提高和各种外形的设计,这些就交由工匠们自由发挥了。杨德交代一下后就离开了,陆地上传来消息说杨伯有重要的事,杨德就急忙登船回苏州了。
杨德回到原来的杨家大院时已是晚上,刚来到正厅时,杨德发现马奎也在。
“马统领,你也在啊?”
“杨统领,你可回来了,我可找你好久了。”马奎发现杨德回来赶紧起身迎上来“节度副使出事了”
“啊,马叔出事了?”杨德大吃一惊。
“少爷,马统领你们还是先坐下慢慢说。”杨伯上来拉着马奎说。
“马叔到底出什么事了?”杨德却非常着急。
“节度副使在半个月前战死了,呜呜......”马奎说完就哭了。
“啊!死了?”杨德有点不相信。
“少爷,少爷,来先坐下再说。”杨伯拉着杨德坐下。
坐下后,杨德反应过来“马统领,马叔是去和谁作战?怎么战死的?”
马奎抹了下泪,“苏州关和复州中间去年开始积聚了一群盗匪,经常劫杀过往商队,军队去剿却找不到人,半个月前,副使大人接到消息称盗匪们正聚在老虎岭上猫冬,就不顾寒冷带了兵去准备把盗匪们一网打尽,不想在半路就遭遇了伏击,混乱中副使大人就中了一枝流矢,我抱着大人冲出包围后不久,大人就咽气了。”
“是谁给的消息?马叔有没有说什么?”杨德皱着眉问。
“不知,但副使大人也曾派人去看过,盗匪们确实正聚住在老虎岭。大人最后也只说了要我来找你就去了,没来得及说其他什么。”
杨德沉思了片刻,“那安复军呢,安复军现在的情况如何?”
“安复军当时死伤了百多人,就退了回来,现在已由萧节度作主把副使印给了高国元,高国元正在重整安复军。我一直在办大人的后事也不知具体如何了。”
“高国元没在办马叔的后事?”
“他就来了一次,就再也没来,一直是小姐一个人在,葬了大人后小姐也没回高家就住在府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