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知宋国的应对后,有点郁闷的杨德干脆带上新训练好的一千多琉球原住民兵一起赶往了台湾岛。
华盟现在的军队情况是:辰州有火枪、炮兵三千,其他非火器兵五千,辰州以南各地还有治安军三千;在开州有火枪、炮兵二千五百人,其他非火器兵四千,还有包括在熟女真地的各地治安军五千。
平壤有五百火器兵,六千非火器兵,其他各地有四千治安军,另有两万多建设兵团。高丽南部、耽罗有火枪、炮兵二千人其他非火器兵五千人。琉球、台湾有火火枪、炮兵一千人,其他非火器兵五千人。
加新训的这一批人陆军共有五万人了。但除了有火器壮胆的火器兵外,其他人的战斗力还有待提高。
现在各地都在有目的的把火器兵和非火器兵混编训练协同作战,这是为将来的野战作准备的。不过缺乏成熟将才的状况也使杨德头疼,但将军都是在血肉中趟出来的,杨德也只能希望那些手下能最终成长起来。
海军方面增长得不多,渤海舰队现在是十条船,一千五百人;东海舰队是十五条船二千多人。不过那些用于运输的飞剪船若有需要也能很快改做战船。
这次杨德前往台湾岛是因为台湾的事情同样在使他郁闷。
台湾岛上人类活动的历史非常久远,大陆上的人也很早就知道有这么个岛,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交流。但奇怪的是岛上自己一直没有国家出现,别人也无法来统治他们。
大陆上三国时期的吴国,后来的隋朝,甚至以后的元朝等都曾派兵攻取,最后都是无功而返,最多在彭湖立个脚。
究其原因,也许是岛上的族种很多的缘故。岛上的种族多元而复杂,甚至同族还分不同的部落,大王、小王、头人、寨主无数。
后世还存的高山族类就有泰雅、赛夏、布农、邹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阿美等,还有被同化掉的很多平原族类如凯达格兰、噶玛兰、道卡斯、巴宰、巴布拉、猫雾捒、洪雅、邵族、西拉雅、猴猴族等等。
这些众多的部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活法,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相互间也经常发生战斗,但最终是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次打不过大不了先逃走换个地方再来,岛上丰富的食物资源使他们谁都可以活得好好的。
可一旦有外来势力,他们又会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那些大小王们自己人都相互不服怎么能臣伏外来势力。
知道点情况,但不很清楚原因的杨德在派杨洪过去时就交代了先建个立足点,再想法拓展和把山里人引出来。在明朝时荷兰、西班牙就凭火器的优势建了立足点,杨德心想自己也可以。
可事情恰恰出了杨德的意料,一南一北两个立足点建是建了,但一直不太平。很多时候驻军只能龟缩在里面,而不能出来活动,稍有疏忽就可能遭到毒箭毒镖的暗算。
现在只能维持对来往船只的供给,而无法去做杨德所计划的慢慢开发,更别说能把山林里的人引出来教化。
快一年却没有成果的杨洪和李铁牛不得不向杨德求救,要求增加派兵。因此杨德也特意安排了一期琉球兵的训练,否则别的地方的人光是适应台湾的气候、瘴气等就要头疼异常。
杨德首先到达了彭湖岛,彭湖本也有一些原住民和少量的汉民,有几千人。这里的汉民有的是自己过来的,有地是原住民袭击大陆沿海带过来的。
原住民袭击大陆主要是为了抢夺铁器,他们坐着竹排过去,在福建沿海上岸。有看到铁器就会不要命的抢夺,人们如果能大方的给他们,他们也会安分的捡了就走。
在汉民的影响下,彭湖的原住民已习惯了种地、打鱼的平静生活。他们在东海舰队过来后就归顺了华盟。
此时杨洪并不在这里,他正带着舰队在三佛齐一带巡逻。而李铁牛则值守在这里。
“啊!殿下您亲自来了。”李铁牛见到杨德后一惊一咋的。
“我是想来看看连你铁牛都犁不动的地是怎么回事。”杨德笑着跟他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