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顺看着自己已不到八万的军队是越来越烦躁。
南方李良辅传了一个好消息后就再也没有进一步的消息,没消息那至少是战果并不理想。李乾顺倒希望他们是战斗很艰难还没出结果,但最怕的是战斗失利李良辅不敢报。
而他自己却是有力无处使被吊了个不上不下,回,不好回,打,打不着,可兵员却越来越少,再这样下去他这路兵马就要被废了,这能让他不烦躁吗?
“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主意逼他们来决战。”右厢军统领李遇终于想出了破局之招。
“哦,你快说说。”李乾顺马上接口道。
“依臣之见,此部华盟军并不急于南下,他们只是在拖住我们,那我们就不必有什么顾虑,只管往北去,到兀刺海城去。”
李遇说道。
“去兀刺海城?这怎么说?”
“听牧民说,华盟占了兀刺海城后正在组织农夫开垦土地和兴修水利,他们是要准备种粮食,现在可能已有几万人过来了,我们就杀过去,臣想他们必定要来救援,到时候就不怕他们不来决战。”
李遇说道。
“可万一他们不跟来,而是去兴庆府呢?”李乾顺担心的说。
“臣本来也是担心这点,只是他们本来就已有机会南下,但他们一直都没走,好像是只想盯着我们,后来臣就想到他们不可能知道我们兴庆府已空,有我们在这儿他们并不敢去。”李遇说道
李乾顺拍了一下腿,“对呀,我们自己是知道,可他们不知道啊,行,赌一把,就这么干。”
有了破局之招的李乾顺就领上大军直往兀刺海城扑去。
“陛下,探骑回报,华盟军跟在了后面。”
李遇赶上来和李乾顺说道。
“好,现在别理会他们,我们只管去兀刺海城,到时候我们攻打兀刺海城看他们救是不救。”李乾顺发狠的说道。
而他们的向北走,却也错失了获得兴庆府被下的消息。
在另一边,跟在他们后面的杨大现在确实是不知道兴庆府是空的,可这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他的任务只是清理草原上西夏的骑兵队伍,消灭西夏的军事力量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他就跟在了李乾顺军后面。
“想围点打援吗?”杨大用嘲讽的口吻在自言自语,杨大对西夏军的意图不难猜出。
杨大本来是想把他们削到五六万人就可以来一次对决,不过现在西夏军选择了围点打援的方法来促使提前决战,倒是很可能会省了他不少事。
其实华盟军就喜欢别人来围点打援,特别是针对骑兵,骑兵易溜的特性使围点打援成了华盟军围歼他们的最好手段,因为华盟军的点是不太好围的。
兀刺海城在后套中黄河边上,华盟军占下后就把这儿作为开发后套地区的中心点。此时华盟已进驻了六万人,两万后备兵、三万农夫,他们同时还兼农业设施建设大军,另外还有一万半军半建的工程建设大军来进行修路筑堡。
从整个大草原考虑,这边完全是由军方管理,此地的进驻的人也都是军事化组织。
杨德想起这个地方晚了点,而种粮却是一年一茬不能错过了时间,因此,为了能早一年开发农业,他们把开发工作抓的很紧,调来的人员也多,就是要在严冬来临前多修一点水利,多垦一点田地,以便来年就可开始种粮。
当李乾顺军赶过来时,他们就发现这边早已不复原样,大块大块的草地已被烧黑,地上到处都是沟沟渠渠,兀刺海城也显然正在被改造,在它周围还有好几处刚建一半的石堡建筑。
在兀刺海城的下面,有一圈靠着城墙、宽百米左右的寨子,寨前则散落着刚采来堆放着的石料,里面则是营帐。
而华盟的人员当然是都进了寨子和城内,寨子内的人还在紧急的收起营帐。
兀刺海城并不大,也就是个大型的城堡,城堡再加外面的寨子,其方圆也就三里多的样子。李乾顺军的七八万大军倒也可以把它给围了。
但围是围了,在前面的统领李遇总感觉到不太对劲。对他的来到,华盟人慌乱吗?李遇能感觉到有不少人很心慌,但他们却不显乱。因为另有部分人根本就没慌,在他们的影响和指挥下,那些像是宋国农夫的人竟然也慢慢安静了下来。
另外一点是李遇自己反而产生了被什么给盯上了的感觉,有点阴冷。这种感觉使他很难受,他环顾四周,却没发现什么,只是有点安静。“对,安静,他们太安静了!”这是他从没碰到过的情形。他可是久经战场,围过不少宋国的城寨,却从没遇过这样的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