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盟军已来到了细兰岛,僧伽罗国已投靠了华盟国,等等这些消息连同那份华盟的宣战书一同很快就被传到了印度半岛上以及注辇国王城坦加布尔。
注辇国王拉迦纳兰陀罗在得知消息和看到那份宣战书后被气得浑身发抖。
华盟军打过来不算太意外,华盟要和注辇国开战也并不是毫无根据,尤其是拉迦纳兰陀罗已知三佛齐实际上是在华盟国的羽翼之下,以及他注辇国的一路大军实际上也已开到了中南半岛上的情况下。这最多算是你来我往,拉迦纳兰陀罗并不用气成这样。
使拉迦纳兰陀罗气愤的一是细兰僧伽罗国,僧伽罗以前跟他捣乱,现在刚打服它,口喊伏输却又和华盟勾结在一起,使华盟国有了个在这边的跳板。
拉迦纳兰陀罗自己也是有了中南国家的配合和跳板,他这次才敢兴师动众,在这种隔着遥远大海的情况下有没有跳板是天差地别的。
何况注辇国能做到前人没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先摆平了南方的所有势力,然后才有精力去和北方德干地区地势力相斗。强极一时的塔米尔国帕拉瓦倒就倒在了北有强敌南却不稳上,两面受敌总是大忌。现在这种态势也是拉迦纳兰陀罗所无法接受的。
只是僧伽罗人和塔米尔人始终不能真正走到一起,他们要和华盟勾结也不是不可能,拉迦纳兰陀罗对僧伽罗人的不死心气愤是气愤,但也能理解。
而最让他气愤的是华盟这份宣战书。
这份宣战书的宣战理由也太可恶了,你华盟虽然没有公开三佛齐是属国,但如果要以三佛齐为开战理由,我注辇国也不是不可接受,可现在竟然以几个被赶走、还是没被杀的商人来说事。
先不说有没有这个先例,但商人是什么?那是低贱的一族,商人虽然也算是吠舍、是“再生族”,比那些不可接触的、不洁的“非再生族”首陀罗要高贵一点,但怎么也不能成为国与国之间大动干戈的理由,这是对上等种姓、对自己这种“刹帝利”的侮辱。
南方的人实际上都是被雅利安人赶过来的达罗毗荼人,是吠陀时代被雅利安人排斥的最低等的首陀罗一族。但这么多年来他们通过混血已形成了自己的种姓分等,不管北方那些正宗雅利安人中的婆罗门和刹帝利承不承认,南方的统治阶层是已经自认为是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姓。
但正因为他们的底子经不住推敲,他们却比北方正宗的阶层还要严格坚持和遵守种姓制度。哪怕是佛教繁荣时代,偏安南方的他们还是坚持着婆罗门教和严格的种姓制度。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人性卑微的体现,和二狗子的凶狠、二鬼子的骄傲同出一理。但事实上他们就是对违反种姓制度的行为更敏感,所以拉迦纳兰陀罗有一种被深深侮辱了的感觉。
杨德拿商人说事,是为了以后对大食那边有个警告的先例。而且开战的理由实际上也并不需要多么的冠冕堂皇和仁义道德,为了利益什么借口都可以,自己、别人谁都可能这样,这也是对自己华盟内部有个提示。
只是杨德没想到这个理由确实深深的刺到了拉迦纳兰陀罗那颗敏感的心。注辇国已是首个一统印南半岛的南方最强国家,但它要继续深入到印度传统政治中心去却是千难万难,这其中就有他们根底不扎实这方面的问题。
现在华盟以商人来说事,是不是在暗讽他们是等同于商人的下阶种姓?
“出战!”因内心屈辱、忿恨的拉迦纳兰陀罗愤然而起,决定要自己亲自出征。他不但要把华盟军赶入大海,他还想把僧伽罗踏平,对僧伽罗人彻底来个清理。这些可恶的僧伽罗人不也是因为他们有骄傲的雅利安血统而一直不肯彻底臣服吗?
在战略上,注辇国是肯定不容许华盟拥有细兰这个落脚点,他要来赶走华盟军以及惩罚收服勾结外人的僧伽罗都是份内的事,但一份开创先例的战书却一下把战斗的规模提高了数倍。
歪打正着,也不用华盟军慢慢钓鱼了,愤怒的拉迦纳兰陀罗一下就拿出了全部力量。
伯塔港本就集中了各属国军队,而他为防备这些杂军也把部分直属军队调集在坦加布尔一带,所以他都不用怎么费手脚,共有六万战象、二十多万士兵的大军就是现成的。而主力出动,拉迦纳兰陀罗自然也是要跟着去亲征。
“将军,他们全军出动了。”拉摩巴王子得知消息后吓得赶紧又来找杨德。
以前僧伽罗人再怎么闹,因为这边还有贾夫纳国,陆地上最多是帮助一下贾夫纳,让贾夫纳保持强势就可以了,但这次拉迦纳兰陀罗是公开的要彻底踏平僧伽罗,是要彻底毁灭僧伽罗国了。
以前僧伽罗向注辇国低头不就是怕这一点吗?这如何能使他们不慌?
“没事,你们放心好了,只要你们能听从调动,我保你们没事。”杨德则轻松的说道。
对华盟军来说,这样更好,出门在外最忌的就是战争被拉长。
华盟军在得知消息后也做了调整,要求僧伽罗放弃一些地方把军队更集中了一点。此时此刻,只能抱紧华盟的僧伽罗倒也能配合华盟军的指令,但他们内心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这种收缩防线的调动更使他们加重了担心。
“将,将军,我父王想邀请您到波隆纳鲁瓦去。”拉摩巴小心翼翼的说道。
僧伽罗王室面对此局势,首先是要抱紧华盟的大腿,但若是局势恶化,那一是流亡华盟国,二是出卖华盟向注辇国请求原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