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府令,竟有如此见识。”听了赵高的一席话,李斯越来越觉得自己真是小看了赵高,就凭这样的见识,足见他并非浪得虚名。”
“丞相过奖了,再下一直追随陛下,数十年来随着陛下出生入死。陛下天纵英才,在下若不是有些真才实学,如何能在这朝堂立足?”赵高将憋了许久的话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中车府令的才华,老夫深信不疑。”或许是看不惯赵高这样得意洋洋的嘴脸,李斯冷冷的说道。刚才那一丝丝好感也荡然无存。
“如今之首要,便是保住丞相的位置,只要丞相不失位,大秦无恙。”
“这丞相的位置,老夫并不贪恋,只是一心护法,不负陛下的厚望。”
“丞相口不应心,恐怕到时法制不存,邦国不宁,丞相也难有善终。若按陛下遗诏,必是扶苏为帝。扶苏登基,定是蒙恬为相,到时丞相何去何从?”
“哼,危言耸听。”李斯假装发怒,说道。
“赵高敢问,丞相与蒙恬,谁的功劳大?”
“蒙恬内固国本,外驱胡虏,老夫不如。”
“赵高二问,丞相与蒙恬,谁更具才干?”
“蒙恬学识渊博,且文武双全,老夫不如。”
“赵高三问,丞相与蒙恬,谁更得扶苏信任?”
“蒙恬与扶苏,亦师亦友,老夫不如。”
“赵高四问,丞相与蒙恬,谁的谋略更深,谁在秦国的威望更高?”
“这.............”这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李斯哑口无言,更像是将他的衣服全部扒光,让他赤裸裸的站在大街上,此刻的他惊魂未定,冷汗直流,想着赵高的问题,顿时便觉得脊背发凉。
“由此可见,丞相之位不保,法制必将不存,陛下的嘱托也将无法实现。更关键的是,丞相恐有性命之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