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只认真一股劲的明智,四五天来仍未见泄气,每日行踪似乎成了定规,这不今日刚从“冥山”回来的明智,见到杨宗瀚领着一行人。
排场比方临霄大上几倍不说,随行人员都披甲戴军刀,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腰间挂了青白宝玉的男子,想来就是他们的头目,那人对杨宗瀚倒是尊敬有礼,旁边还位身材瘦弱的女子,见到明清就掩面痛哭起来。
明智心想“这是哪位高官贵胄啊,为何带着家眷来宝罗观,若是卜卦为何来到北院呢”。宝罗观来地方大官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不知道杨宗瀚的真实身份,只知是山上的天师,卜卦一绝,算官运更是手到擒来。
若是来披甲戴刀的大官那就是新鲜事,原本熟知杨宗瀚从前的身份,还来此处亲近,将大王置于何处,这种朝中大臣心知肚明的道理怎会不懂,敢顶风作案则必有缘由。
大官明智倒是见得多,身后有官兵的倒是第一次见,杨宗瀚曾经跟他说过,宗政嘉彦继位以来,及其重视礼乐制度,对官员和将军的出行做了规定,禁止四品以下官员调用将士出行,明智依次推测此人定是大官。
来到北院招呼来了明清在说着什么,爱凑热闹的明智怎能不去,从人群中挤了进去,见那瘦弱女子抱着明清痛哭起来,说着“我的孩子,我终于见到你了,都怪你爹那个杀千刀的,非要把你送上山”。
明清很疑惑看向杨宗瀚,杨宗瀚点头说道“明清这是你爹娘,来接你回家的,日后你恐怕要离开宝罗观了”。
众人原本在北院练功,突如其来的一行人打断了大家的兴致,还说要带走明清,大家以为师父不要明清了,给他找了个好人家。
平日跟明清玩的最好的明施走了出来说道“师父,您为何不要明清了,是他哪里做的不好吗”。
杨宗瀚从未与他们提起身世,以至于明字辈小师弟们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山下孤儿,对爹娘更是没有概念,哪成想到自己是某高官、富商家的孩子。
对于这些孩子杨宗瀚自认为对他们有些亏欠,甚至有时在问自己,做的对与不对,解释道“不是不要明清了,这是他的亲生父母,要接他回家”。
明清征在原地,他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伤心,一直以来要下山的志愿要实现了,可是从此就要与众师兄弟分离了。
腰别青白玉的男子知道明清不舍,说道“你祖父身体抱恙,恐时日不多了,想在离去前见你一眼,日后你若是想师兄们,我再带你回来,如何”?
明清很渴望这份亲情,更不想让祖父遗憾离世,可是舍不得众师兄弟,明智见他选择困难,跑到明清身边,勾肩搭背说道“师兄,这是好事啊,一看你爹娘身份就不俗,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我们这群兄弟啊”。
看大家愁眉苦脸的,对他们说道“干嘛啊大家,开心一点,明清师兄有家了,大家不应该替他高兴吗”。杨宗瀚又说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别让明清为难”。
明睿打了个头,过来抱了一下明清,说道“师弟,江湖再见”,大家也就接二连三的相拥起来,明智对男子作揖说道“伯父可要照看好师兄啊,莫要因为几年未见,而缺失了亲情”。
那男子付之一笑,觉得这孩子还挺有意思,说道“那是自然”。
众人寒暄过后,一路送至山门,山门外排场更是惊人,三千级台阶约莫隔两丈站一人,从上向下看去更是无比壮观,明智还算是里面见过世面的人了,嘴巴长的很大,跟一旁的明朋说道“我的妈呀,这也太壮观了吧,大户人家就是不一样啊”。
明朋说道“你说我是不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呀,还挺羡慕”。“你最好期待是,否则你靠光吃就能把家底吃穿”,明智双手交叉置于胸前说道。
明清随着爹娘一路下山上了轿子,腰别青白玉的男子对身旁的人问道“是刚才那孩子吗,有些意思”。
身旁戴军刀的人说道“相貌与岳正霖有几分相似,不过实力吗,却是与他爹相差甚远”。“行了,够回去交差了”,那男子说道。随后上马朝王都而去。
众人在山门等了很久,等山上的将士都已离开,也就回观内习武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