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第二阶段测试开始,也就是跑步。
要求同样是五人一组,跑一百米的距离,用时最短的20人将进入第三阶段的测试。
“快看,他们要开始跑步了。”田学文拉了下尚山。
跑步一直都是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风驰电掣的速度,快速奔跑之间全身的飞翔姿态,甚至被风吹起的头发,都是使得观众热血澎湃,阵阵欢呼的元素。
不过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这些都是表面的,关键是看起跑的爆发力,体力分配以及节奏变化,最后还有用时长短。
尚山和田学文好歹也在大学里待了这么些年,知道这回一百米测试考验的是瞬间的爆发力。
“各就位,预备,跑!”
由于没有准备发令枪,充当裁判的学生干部是用下口令的方式示意起跑的。
一声令下,跑道上的5人顿时如离弦的利箭一般猛然冲出,向着一百米开外的终点狂奔而去。
这次并不是正规比赛,目测手记虽然有不少误差,也勉强可以接受。
不过这次参加测试的人不全是学校的体育生,有相当一部分是打篮球或者踢足球之类的,属于身体强壮但并非专业训练田径的运动员。
以至于前面几组运动员还好,后面的人就显得有点拉胯了,起跑反应慢不说,跑起来也参差不齐,奔跑姿势不正确也影响到发力,拖累了成绩。
尚山他们这回看的津津有味了,尽管参赛选手不专业,也不失为精彩的比拼。
跑完的人陆续从终点又走了回来,虽然成绩尚未公布,可他们并不是很在意,本来过来参加测试就有一定玩的心态,无所谓输赢。
经过一番统计,成绩最好的20个人的名字被依次念了出来,自动在旁边排队,而早有准备的另外几个人则帮忙把第三阶段测试用的器材搬了过来。
只见一排5辆款式一样的自行车整齐排列在跑道边上,每一辆车的后轮都是被一个三角支架顶着后轮车轴撑了起来。
与普通自行车不同的是,后轮和车架上都加装了一个小东西,连着一根常常的线,另一端是个类似万能表大小的东西,看上去是个码表。
“恭喜入围第三阶段测试的20位同学,现在最后一项就是耐力测试,20个人分成4组,每组5个人,到自行车上骑20分钟,可以快点也可以慢点,时间到就停下来。连在车上的这块表叫做码表,你们骑车的时候,它会自动显示你骑的路程。”
“原来这样!”刚才还在旁边看稀奇的尚山才知道原来那个表叫做码表。
“居然可以自动显示,挺先进的嘛。”
大抵是平时骑车都是在路上骑,像这样在原地不动,光踩着车轮转的玩法还没见过,那些原本已经准备离开的人又围了上来。
学生干部举起手中的计时表,“预备,开始”,同时按下按钮。
5辆自行车上的学生就开始用力的踩下脚踏,牙盘通过链条带动后轮,车轮就刷刷的转了起来。
前面5分钟大家都还算轻松,不过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俗话说看热闹不嫌事大,有好事者突然喊了出来:“快看,这表上是2457,是骑了2457米吗?”
“这边是2219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