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哲心情很不错,因为他得到三个好消息。
第一个是因为建安郡内盗匪的剿除。章哲记得陆伯颜出发不久,章哲便收到乌山县令奏报,说这股盗匪约有7000多人,章哲估计陆伯颜要赢会很困难,而他碍于皇命,恐怕又不好意思向自己求助,于是章哲想都没想,让秦公明率领队伍,以送粮的名义前去支援。至于怎么获胜,就看他二人还有那麾下四名小校的发挥了。没想到他二人赢得漂亮,不但歼灭4000多盗匪,俘虏3000多人,还一举拿下了盘踞在乌山上的山贼老窝,使得被山贼裹挟的40000多百姓得以自由。虽说粮草没有缴获多少,但是白银却缴得两万多两。于是章哲在征询了司马仲德的意见后,升二人为裨将,留白银一万五犒劳出征将士,其余纳入国库。而俘虏中健壮之人则命二人打散之后编入军队,严加训练;百姓则分为两部分,由二人护送,充实江乘县和乌山县人口。
另外一个则是章哲听从了司马仲德的建议,将全国税收降至30%,并免除其他苛捐杂税,结果全国上下一片叫好声!
章哲还记得在朝堂之上,宣布这条政令的时候,反对声之多,甚至连丞相孙博都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中原各国税率大都在50%左右,吴国45%已经是很低的了,要是税收一减少,那么国库必然空虚。章哲却不这么想,税收50%,百姓生计已经是捉襟见肘,再加上兵事繁多,必然会导致民生凋敝,盗贼四起。如果能降低赋税,那么必然能调动起农、工、商三大阶层的积极性,说不定自己国家的收入会比以前还高呢!于是章哲干脆不顾众多的反对声,乾纲独断,诏令全国,降低税收,不但如此,章哲还免除所有苛捐杂税。
这条消息传出去的时候,引起的反响简直不啻于十级地震,百姓纷纷奔走相告,章哲坐在朝堂之上,只看见自己的名声如飞一样上涨,很快突破10000大关,而且直奔20000而去。章哲大喜,按照如此势头,估计这次的经验奖励绝对不少,而且从几名心腹的汇报上来看,这次的降税之策绝对是造福百姓的绝佳政令。于是他不住的表扬司马仲德,称赞他的治国之策,哪知道司马仲德有些哭笑不得,因为按他的预计,要维持国家的正常运作而又让百姓得到实惠,降至四成已经足够,没想到章哲胆大包天,降至三成,还免去了苛捐杂税,这......可是事已至此,司马仲德只得作罢,不过心中开始有些担心明年的国家的钱粮收支。
最后一个好消息则是因为贾文若在以工代赈的时候又发现了一名人才。这人名叫丁承霖,乃是庐陵当地的小豪强,通俗了说那就是养着护卫、私兵的大地主,只是他祖上由于无人当官,所以并不属于士族阶层。而这丁承霖却是生得体魁貌奇,乐善好施,在庐陵一带颇有声名。而此次山越劫掠,丁承霖靠着500家丁护卫,主动帮助永丰县县令守卫县城,不但出谋划策,还亲自指挥防守,更使得他名声大噪。
原本贾文若按部就班、赈济灾民,哪知道因为连日大雨,使得灾粮运送困难,粮食耗尽之后,灾民颇有怨言。贾文若不得已,居然硬着头皮向庐陵郡的世家豪强借粮,大部分人拒不借粮,而少数几家只借个几百石敷衍了事。就在贾文若听闻丁承霖的乐善好施、登门借粮的时候,丁承霖连想都不想,不但直接借出家中万石粮食,更是亲自协助贾文若赈济灾民。事后灾粮送到,贾文若将那万石粮食亲自送还到丁承霖府上,于是二人一见如故,结为至交。
没多久,丁承霖耐不住贾文若的劝诱,便拿着贾文若的举荐信前来招贤馆。不过这丁承霖倒也是个人物,隐瞒了举荐信的事,直接进馆应征,章哲看见他的时候眼前一亮,大喜过望,招揽于他。而丁承霖有感于章哲的爱才之心,答应出仕。章哲极为佩服他的胸襟和气度,因为他被招揽之后,方才亮出贾文若的举荐信,使得章哲感慨不已。
姓名:丁承霖........性别:男........年龄:23岁........身份:官吏(吴国)
统帅65:指挥7,进攻6,防御7,行军5,战法6,布阵7,徽兵7,训练6,体能6,纪律8
政治83:商业8+2,农业9+2,技术6,治安8,筑城6,治水7,民生9+2,计算8+1,指导7,人才8
智力81:天文5,地理8+2,交涉9+2,分析8+1,谋划8,机智8,洞察8+1,战略7,情报7,战术7
武力52........兵器:无........坐骑:无
魅力85........性格:冷静
品德92:忠10,孝8,仁10,义10,礼9,智9,信10,廉10,耻9,勇7
体力:260/260.......身体状况:健康
忠诚:96........关系:82........名声:6134
官职:治礼郎......阶级:八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