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魏党十
崇祯皇帝这一天下达的两个旨意,对王承恩和曹化淳的任命余波未平,傍晚时分又传出了京城今晚戊时全城戒严的消息,朝廷官员震惊不已,京城百姓也惶然不知所措。
紫禁城,文渊阁。
文渊阁是明朝内阁首辅大臣们集中办公的地点。
由于崇祯皇帝实行的宫内戒严宵禁的办法,作为紫禁城内的文渊阁,也在戒严之内,不过由于其职权的特殊性,内阁成员还是依旧在此办理公事,只不过往来朝臣都在亲军护卫和锦衣卫亲军司的人马跟随下出入,人员往来均受到这样的待遇,很多官员在没有特殊紧急事件下,都不爱来此,避嫌是他们共同的想法。圣上不见他们,朝堂政事也少了许多,内阁大臣们也无可奈何的乐得其所,谁都知道这几天突变的风云形势意味着什么,任何一派势力都在背后积蓄力量,准备时刻展开殊死一搏,而现在听到这个京城戒严三日的旨意,他们知道,最后的时刻来了。
子时(晚上十二点)灯笼火把的照耀下,一乘小轿在亲军护卫和锦衣卫亲军司的人马共同护卫下,出了紫禁城的宫门。
在宫门外等候的英国公张维贤急忙率领几位副将迎上前去,躬身施礼:“臣等参见圣上。”
“免礼。”坐在小轿里边的正是朱由检。他要在京城戒严开始的时候,悄悄的巡视一下自己治理的大明京城安全情况,为即将开展的抓捕行动奠定好基础。
“国公,安排的如何?”他平静的问道。
“回禀圣上,均安置妥当,圣心安。”一身便装的英国公拍了拍腰间挎着的宝剑,回复道。
“好。”朱由检不易察觉的笑了笑。目光越过轿窗,扫视了一下不远处全副武装的军士,满意的点点头。
“王承恩曹化淳何在?”他没有看见这两位,便看着张维贤问,
“回禀圣上,曹公公在锦衣卫北镇抚司马上就到,王公公也在信王府往这边赶,”
“好,国公,朕先去锦衣卫北镇抚司看看。”
“遵旨。”英国公回复完毕,即刻传令护卫军出发。
出紫禁城午门向南过了承天门在接近大明门的两侧,就是明末朝廷重要的办公场所。其中右侧主要有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及其附属办事机构,左侧有重要的五军都督府及其下属部门,包括中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大理寺和锦衣卫南北镇抚司等机构。
缓慢的行进过程中,英国公张维贤下马跟随在小轿旁边,低声的向朱由检介绍途径各个机构衙门情况,这让初次离开皇宫的朱由检透过灯笼火把的光线,第一次看到每座衙门的大概轮廓和初步了解。
陆续赶到的王承恩和曹化淳也默不作声跟随在小轿两侧,作为内臣,他们现在的任务是保护圣上的安全。
锦衣卫北镇抚司到了。
经过紧急清场,确保现场安全的朱由检才被允许下轿,身为皇上他也没有办法,皇上的安全第一重要,所以下属采取防范措施他还是必须遵守的。活动了一下四肢,甚至他还悄悄的伸了伸懒腰,这才环顾四周,巨大宽阔的操场上干净整洁,各个厅堂虽空无一人但也是灯火明亮,全副武装的锦衣卫士和亲兵护卫在各自的位置挺拔的站立,刀枪剑戟在火把的映衬下闪着烁烁寒光。
自己的这些亲军护卫和锦衣卫士并不是向后世说的那样不堪一击么。他心里暗暗的想着,目光落在在西北侧的一个角落里那扇宽大厚实的大门,探寻的目光落在曹化淳的身上,曹化淳也紧紧跟在朱由检的身边,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的神情,这可是当今圣上亲临此地视察,他作为指挥同知,北镇抚司的最高负责人,绝对是不敢稍有大意的。
看到朱由检探寻的目光,急忙躬身说道:“启禀圣上,那个大门里边就是朝廷诏狱。”
朱由检默默的点点头,随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大明诏狱,就在这里,无数忠臣良将惨遭荼毒含冤离世,也在这里,众多奸佞贼子认罪伏法。
诏狱本无错,执掌需忠臣。
朱由检此时的心情是无人能够理解的。
他收回目光,看了看周围几个人,笑着说:“朕等初来此地,曹公公难道吝啬的不能请喝一杯茶么?”
曹化淳闹了个大红脸,急忙躬身施礼,“圣上驾到,不胜惶恐,怠慢之处,奴婢之罪。”
朱由检笑呵呵的说:“算了,头前带路,朕和几位一同跟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