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解困局
战马疾驰而过,官道上扬起一阵灰尘,寥寥可数的几只飞鸟惊慌失措的飞起,盘旋在空中。
深秋的西北,气候已经很凉了。从官道上向四周望去,到此都是破败的景象。战马疾驰一刻钟的时间,也看不见一户人家。这是连续几年的西北实际情况,一直没见改善。
礼部郎官马懋才在一队军兵的护送下,正沿着官道向延安府前行。
马懋才跟随钦差王承恩到达陕西赈济灾民已经过了十日。
根据八府二直隶州的具体情况,全部的赈济粮款悉数发放完毕,各地府衙的官员早就分别押送粮款返回驻地,依据要求在各个县城划定区域,开设粥棚粥厂,救助流民。
杯水车薪,难以全部解决人数众多的灾民,只能提供最低限度的救助,减少饿死人的情况再度出现。根据布置的东厂暗探初步反馈的消息,暂时尚未发现贪墨粮款的事件。
王承恩不能长期的滞留在此,在做好安排之后,辞别马懋才等人,急匆匆返回京城。
身负使命的马懋才这才开始了他的陕西巡视之旅。
延安府,除了府衙所在的区域和三条主街情况稍微好一点以外,其他地方破旧低矮的房子,杂乱无章的街道,破败的景象和沿途差别并不大。抵达延安府城内的马懋才眉头紧锁。
刚刚领取了赈灾钱粮的延安知府吴克峰率领知府官员在破败的府衙内接待了前来查看灾情的马懋才。
“大人,接待不周,下官惭愧。”吴知府一脸的苦笑。
“无妨,无妨。”马懋才同样报之苦笑。
灾情如此严重,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朝廷的赈济粮分发下来后,延安府连夜在城外一大片空地上支起来一百口大锅,每天早晚施粥,附近大批流民闻听消息拖家带口的过来,领取粥食。很多人都露宿城外,流民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仅靠粥食维持生命,如何熬过严冬,成为当务之急。
站在粥厂边缘,马懋才看到在一排长长的领粥队伍的旁边,一个小女孩,破破烂烂满是黄色泥巴衣服穿在身上,也不知道多久都没有缝补过了,衣袖裂开长长的一道口子,干瘦的小脸,瘦弱的身体,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孤单的端着一个小碗,随着人流缓慢的向前移动。
他看向身边的一个护卫,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护卫心领神会,快步走过去,把小女孩领到马懋才的身边。
“几岁了?”马懋才俯身轻声的询问。
“我….七岁…”小女孩浑身颤抖的低着头回答,声音细小如蚊。
“你的父母呢?”
“都…死了…”
马懋才看着陪在身边的延安知府吴克峰,“唉,”他一声长叹。“吴大人这小孩先安顿在你府里,待本官返回西安府的时候在带走收养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