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臣相叙
明月皎皎,清辉万里,小冰河时期深秋的北京,冷风吹过,寒凉袭人。
紫禁城外东北角,福祥寺街对面炒豆儿胡同内有一座门楼宽大的宅院,户部尚书来宗道就居住于此。
………………
有关明末京城的街巷情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有简单的记载。
“京畿北京内,大街,小街在内城有十六条,外城有十一条,合计为二十七条。巷,街,胡同内外城为一千一百七十条左右,胡同约为四百五十九条。”
另外明朝对官员住房等级也有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记载:“藩王称府,官员称宅,庶人称家。住宅建造规模大小亦有规制。王侯,官员按照等级建造房屋,庶人只能造“三间五架”之屋,王府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有三重殿堂,后一部分有三重宫室,两侧还有跨院,布局类似皇宫,规模很小而已。”
………………
来宗道的书房内已经燃起的火盆散发的热量,让室内温暖如春,坐在上首位的来宗道正在笑吟吟的对下首位的一位来客热情的寒暄着。
“景曾贤弟,老夫知你今晚前来,特别增设了火盆以驱凉寒,以慰你车马劳顿之体,眼下京城可没有你山东之处温暖啊。”来宗道热情的说着。
“多谢大人体贴入微,下官感激不尽。”来客起身施礼作答。
“哎,此在家中,你我二人勿须客套。”来宗道随意的摆摆手,“来,请喝茶。”
来者端起茶杯,轻抿一口,也微笑着说:“那就依子由兄所言,愚弟放肆了呀。”
两人同声哈哈大笑。
来宗道,本房主人,萧山长河人氏,字子由,号路然。现为户部尚书。
来客则是奉崇祯皇帝私诏刚刚抵京的毕自严。
毕自严,本房客人,济南淄川王村镇西铺村人氏,字景曾,号白阳。
来宗道和毕自严两人早在天启年间就同殿为臣,彼此相交甚好,情意深重。
这次毕自严奉诏进京,沿途之时,他就风闻魏氏及其余孽受到惩处之事,只不过详情未知。
今日刚刚抵达京城,安顿好家人,稍事洗漱休息,他就让下人过来递上门贴,表示今晚前来拜会尚书大人。
离开京城转眼数年之久,毕自严久历朝堂,亦深知掌握情形之重要,他急切的需要找个好朋友详细了解一下京城的消息,做到心中有数。因为他刚刚到底京城,就接到圣旨,明天圣上就要在文华殿赐宴,如此他更是急迫前来。
清茶一饮而尽,来府管家又给斟满后,躬身退出。
见书房内再无外人,毕自严急切的问道:“子由兄,你我一别数年之久,然情谊深厚,此次愚弟奉旨进京,明日就要上殿面君,只是不知京城局势如何,特来请教一二。”
毕自严没有过多的客套,上来就直奔主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