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天师府,龙虎山之风光秀丽,让他情难自禁,干脆实实在在的游玩了一番。
登高望之,那连绵不绝的高山,形态万千,也蕴藏着一龙九虎,灵气之盛,冠绝天地间。
来到竹筏上,雇人撑杆,顺流而下,只见清澈的水中不时有鱼儿穿梭而过,甩着尾巴彷佛在嘲笑竹筏:太慢了!太慢了!河的两岸,是不高的山,是硕大的巨石,是茂密的小森林,是一处处院落,一小片一小片你村庄,顺眼望去,这不就是一副静谧的山水画作吗?格外的安静!那样的优美!
带着龙虎山美景的沉醉,陈庆之再次踏上了寻找机缘之路。
从龙虎山一路向东,就是一路的山水之行,有冲天而起的巨石,有深不可测的巨洞,有向山一样大的佛像,令人叹为观止,风景之美,美不胜收。
葛仙山由于当地一名叫葛玄的道人,在山中修炼二十多年,就得道飞升成仙而闻名。自此之后,很多修道之人慕名而来到葛仙山修炼,以沾仙气。
陈庆之一路走一路打听,顺利地来到葛仙山脚下,只见一座雄伟的大山,被翠绿的树木紧紧包裹着,神似一位穿着绿衣裳的妙龄少女,羞答答的看着远方。淡白色的雾气在山间飘忽着,彷佛就像少女的裙带,却又像来自天上仙女身边的仙气。
葛仙山山下有一个比较大的村落,村子此刻炊烟渺渺,于是他决定先找户人家休息,明日再上山寻访机缘。来到一户不大不小的房子前,伸手敲开了门,开门的竟是一位道长,道长看到气宇不凡的陈庆之,热情的把他迎进门。
聊后便知,来这里的修仙者太多了,葛仙山上都住不下了,很多人就来租山下农民的房子。人多了,修仙的气氛就不一样了,过来探奇的,看热闹的,做买卖的,渐渐的,村落越来越大了。
听到这里,陈庆之知道这里很难找到他心中所要的机缘了,便决定不在这里浪费时间,修整片刻后直接去三清山。
却不料道长听闻他想寻找悟道的机缘,也是推荐他去三清山,还让他一定要找到清风道人,必定有机缘。
陈庆之很想知道清风道人是一个什么神奇的人物,名气都传到这里来了,道长却言,去了就知道,天机不可泄露。
带着对清风道人的好奇,陈庆之告别了道长,往三清山而去。
路上通过村民了解到,三清山百年前,也出了一位很有名的修道者,叫葛洪,当时他带着许多的弟子在此修道炼丹,并致力于传播道教,但他精湛的医术救下无数人,而闻名于当世,许多人来此拜入其门下。
也是因为葛洪,三清山才逐渐为世人所知,听到这里,陈庆之为此不由的担心,三清山会跟葛仙山一样,失去修道悟道的本性。
陈庆之心想既来之,则安之,淡然的往三清山而去。然而,逐渐靠近三清山,但,这里的险峻出乎了他的意料,看来想在这里生活并非易事。山脚下稀疏的房子,让陈庆之清楚了,三清山和葛仙山不一样,但这里更像世外桃源、海外仙山!
三清山峰高险拔,流泉飞瀑,奇树异石,终年云雾缭绕,许多山峰都隐而不见,上山之路更是难于上青天,崎岖的小路,有的仅仅能容下一只脚,且随着悬崖峭壁往上,感觉人就在悬崖边晃荡。
果然,山下的村民也知道清风道人,他们热心给陈庆之说明清风道人洞府大致的上山路径。
陈庆之心中的坦然,让他无视上山路的艰险,目光中透露出的平静,让村民放下一些担心。陈庆之按照村民指的道路,毫不犹豫的一步一步往上走,十多年的道家修炼,早已让他脱胎换骨。
这一走竟然足足七天,凭借着出色的记忆和心中的感觉,陈庆之在山中悬崖边一个隐秘处,看到了斑驳的红色“清风洞”字样。只见,清风洞洞口,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空地,赫然画着空地一般大的棋盘,棋盘四周都有高大的松柏树,使得清风洞看上去不好找。
陈庆之观察许多后,就径直往洞里走去,忽然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传来,一位身着白色道袍的道长大步流星的走出洞来,向陈庆之迎来。
道长来到陈庆之面前,掐指作揖,道:“施主远道而来,贫道清风,这厢有礼了。”陈庆之定睛一看,清风道人年约三十,长相清秀,明目儒雅,似道长又似书生,回礼道:“在下陈庆之,久闻道长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陈施主,贫道等您好久了!”陈庆之听后一脸茫然,看着清风道长,清风笑道:“陈施主,人生如棋,我们何不先手谈一局,再慢慢说。”
陈庆之刚刚看到外面棋盘,手就痒了,哈哈一笑道:“客随主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