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燕王朱棣携燕王妃徐妙云、敦柔县主李娇娇,进宫拜见马皇后。
马皇后的寝宫是坤宁宫。坤宁之名出自《道德经》“地得一以宁”和《周易·说卦》“坤为地,为母”。皇帝为天皇后为,地即坤也。故皇后居住宫殿称坤宁宫。
坤宁宫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宫殿左边有东暖阁,右边有西暖阁。马皇后倡导后宫节俭,尽量裁剪用度,身边不过五六个宫女而已。偌大一座宫殿,稍稍有些冷清之感。
马皇后稳坐冬暖阁正位,大饼子脸泛着刚出锅的光泽,显得很是亲切。丝毫看不出对名下的儿子朱棣有丝毫芥蒂。
宫女奉上软垫,朱棣等三人恭恭敬敬跪拜,“母后,儿子携媳妇与敦柔给您磕头请安来了。”
大饼子脸上满面慈爱,“老四、老四媳妇还有敦柔,你们三个昨晚才回来,便是休修整两日再来请安,母亲亦没什么怨言。一个个路上颠簸的脸色蜡黄,受了苦了赶紧起来吧,哀家心疼你们呢。”
马皇后言语之亲切,态度之柔和,宛如春风拂面般温暖。不知道的,还以为朱棣是嫡亲的儿子呢。
三人怎能起身,再拜了两拜,朱棣稍低下头恭恭敬敬说道:“再过三日便是母后的诞辰,儿子正想着为母后筛选祝寿贺仪,如今有了一门子心思,恳请母后允准。”
朱棣原本是弃文好武的猛四郎一个,去中都不过一个多月光景,竟变得仪礼工整、心思深厚。
有句话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马皇后不觉间暗自吃惊,不知是老四是原来藏了拙,还是成婚后有了家室迅速成人。她目光微曲看着朱棣,似乎越来越不认识这个记名的儿子了。
“老四,你们有什么事起来说,还用得着在母亲面前这般循礼不辍?”
朱棣与徐妙云、李娇娇这才起身。
“母后,您知晓,父皇命儿子为锦衣卫坐堂。眼见着各地州府数百犯官押解到京,狱中一下子涌入几百上千人,如同入笼的老鼠一般境遇很是凄惨。不管犯官们罪过多大,毕竟是为我大明曾劳苦多多的官员。儿子想着给母后送的贺仪,便是在监狱左近建一间庖厨,至少让这些犯官饭食周全,不至临砍头还不得体面。以此,想请母后示下。”
马皇后当然明白朱元璋要大开杀戒,这些犯官挨不过几日了。临刑前给一下衣食善待,等于给自己祈福。
她笑着频频点头道:“好事,这是好事。老四你能这般细心周全,母亲养你这些年算是值了。小时候看你整日舞刀弄剑的,还以为你粗枝大叶的性子。如今一成家果然长大了,做事这般细致、有心,母亲高兴的什么是的。”
“儿子别无他想,一心为母后大寿之日祈福着想。存着这份心思在上头,所以见风摆舵突发奇想,既然母后亦觉得可行,儿子明日便按母亲的意思去做。”
明明是他的主意,他使了一招太极推手,借力打力。
“嗯,老四这份贺仪母亲很是满意,你尽管放手去做好了。哎呦,光顾着与你说话,哀家的好儿媳云儿、还有敦柔,快到母亲这儿来,一边一个,咱们娘们说说体己话。”
这边朱棣该说的说完了,向马皇后辞去。
且不说燕王妃与敦柔与马皇后如何拉话,朱棣一路出了大内别提多兴奋。
这件事以皇后寿辰祈福之名,获得皇后的属意,便可放开手脚去做。避免落人口实的同时,为自己添一笔好名声。
我草,漂亮!
晚间,饭桌上马皇后与朱元璋说起此事。
朱元璋赶紧溜缝道:“妹子,你总担忧老四不与你一心,这不是明摆着对你惦念有加么?有道是生恩不如养恩,老四养在你身边七八年,你看,这不是报恩还是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