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
口中一口浊气而出,维平张开眼看到白鱼露肚的天空慷慨道:“道宫外,山下风光无限好。”继而起身转头看到了在殿内打坐的天师,走了进去。
“汝感觉怎样”天师闭着眼睛却开口说道。
“境界有些不一样,感觉比练气期强又不在凝神,而且心神也没有《境界心得秘法》中所说的形神小人,但在吸收先天灵气的时候小人出现过,吾对上那天雷后消散不见。”
天师闻言道:“据仙祖所著《境界心得秘法》中所记载,从练气突破凝神需聚用神念于心而形成心神,方可为凝神期修真者。”
“其修真者又以心神控制外物所动,其中最著名的蜀山御剑术盛享有名,而后又有墨家机关术等等,凝神期又可享百于年寿命而不衰,这才是真正踏入修真世界的第一步。”
“再一步是那五境修为者,五境又分为五个小境界,初识;炼魂;引魄;本命;而知命,突破每个小境界又可享百年寿命。”
“修成这五个小境界才有一丝机缘突破这天地之间的桎梏,引渡九天神雷劫,故而渡过神雷方能被天地之间认可,成为神魂境大修为者”
“神魂境大修者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借于外物踏空而行,一身修为可谓是融汇贯通反馈已身,从而达到积精全神,遨游于天地之间,享有千年寿命,最著名的大修者就是西出函谷关老子李耳。”
“至此近古贤人合道境界路以断,有史记载却无修炼之法,史记合道境界神法随天地,法象似日月,将从合同于道,言随法出,此乃大神通者贤人也,亦可使益千年寿而有极时,上古火神共工、水神祝融等等皆是其者。”
“路以断,如今灵气复苏如今后修到这种境界后人需自己探索新的道路而行。”说到最后天师满是一脸的遗憾。
维平突然想到雷劫于是就脱口而出“吾甚怀疑吾吸收先天灵气的时候那道天雷不是九天神雷劫,据书中记载,九天神雷劫分为九大天雷,而这条却是只落下一次。”
天师看着维平一脸严肃继而为他解答:“嗯,吾观你运气炼化先天之灵时,道宫之内这片天地瞬间漆黑,月光更是被遮住,故困灵柱上的蜡灯才能分辨汝的情况。”
“而汝吸收先天灵气进入体内,那天雷紧而落下,对上那天雷,而又以控气发压制已身灵气,这天雷才散去。”
“先天灵气于老天师窥天而收取,相当于这方天地的禁忌,汝而又吸取,《天雷集》中所记载仙祖时代把这种雷称作天罚,天地间的惩罚”
天师严肃怀疑道:“可书中所记,被天罚击中者无一生还,汝这天雷相当给予汝一个警示?”
“天师,吾想放开已身灵气而凝聚心神,耳边瞬间想起那天雷的声音,无把握不敢于凝练心神。”
“汝甚对,汝今而后如要突破需有9成以上把握,不可小觑这天罚。”天师看着维平一脸担忧道。
他想想维平以后突破都会引来天雷,今后的路更加难走,比别人都要艰辛百倍。
“吾当谨记”
“汝去稳固修为心境,做好冬三旬下山的准备,师去找找这天雷的破解之法。”天师言完而后转身走出大殿。
维平从小观看宫里的各个书籍至今,心里明白没有天罚破解之法,又不想道出天师那一丝侥幸心理,无奈叹气:“只能下山寻找机缘,而后有没有这破解之法。”
——————
冬初而至
辰时
道宫大门外
“汝小时候随师游走于城镇邦都历练,红尘中教你的小本事要在下山后融汇贯通,不可丢道宫脸面,吾都为汝安排好行程。”
“汝下山后直接去往一个叫京都的地方,在哪里会有人接汝,其会尽快教汝如何熟悉这世俗,之后去往一个清水湖的地方找到一户唤作林致书的人家,将这封信教于之,其会安排汝在尘世中的事情。”天师交代完维平事后,又拿出一封很旧的红色信封交于维平。
“师……”
天师看着维平欲言又止的样子:“汝甚放心,而汝的戒指和令牌不可丢,道藏也常要看,《太玄经》其中的奥妙为师都不曾解开,其中的重交予汝。”
维平的担心就是天师一个人在这道宫好不好,他下山后,很多事只能天师一个人做,想起这些心中有些坎坷。
天师看着一直看着他的维平
“下山后谨记吾交代汝的,还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今汝也算是半个凝神境,下山后不可胡乱非为,为祸四方,谨记初心。”
“去吧”
维平后退一步而跪,磕了三个头继而起身张天师鞠了一躬,转身就走。
而维平在转头的瞬间已泪流满面,一个只出过一次门的孩子,还是跟师父一起走的,怀着心中的坎坷不平。
而今出走远门,不知何时归家,泪中满是对天师和道宫的不舍……
“这傻孩子”
天师等维平走远后偷偷用袖子抹了抹脸,道宫外远远望去,是天师那满是寂然的背影。
道宫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也没有了朗朗读书声,只有鸡鸣声和老人叹气的声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