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回来以后,公司账户里接连到了几笔账款。有了钱,就可以继续付款了。易枭估摸了一番轻重缓急,填了几张付款申请表,送去给夏、何二人签字审批。转天中午,易枭吃完饭,,本打算趴在办公桌上打个盹,缓一缓春困,不料手机铃声却突然响起。掏出手机一看,原来是师兄秦续和打来的电话。
“师兄好!师兄是来催款的吗?我昨天刚刚给你办了,应该已经到账了吧?”
“师弟,你好啊!已经到账了,我赶紧打电话和你说一声,感谢,感谢!”
“这谢啥!正准备下午打你电话询价呢,我这又有一批控制电缆要做贴牌,你老人家就来了电话,你这是和我有心灵感应吗?就不怕嫂子会吃醋啊!”
“放心,你嫂子再能吃醋也不敢吃你的醋!你把询价单发传真给我就行。不过,”秦续和话锋一转,“以后你们海东西程的生意咱们还是款请发货吧。”
“什么情况?”易枭有些意外,问道,“好好的,这是出了什么岔子啦?”
“小易,对你,师兄是绝对信得过的。但我信得过没用啊,现在你们海东西程的威名在我们吏森还有哪个厂子不知道呢?你去问问谁还敢让你们欠款。”
“师兄,这话是咋说?搞得好像我们海东西程一夜从诚信企业变老赖了。”
“兄弟啊,电缆行业说大也大,说小也就那么小,有些事情要么不做,只要做了,就不要指望人家不知道。现在老元每天开着那辆三十多万的二手帕萨特在我们吏森地界上晃悠,你觉得他这事儿,在我们这儿还有谁是不知道的吗?”
“这事儿啊,说来话长。回头有时间,我再和你细说,但绝对不全是你们听说的那样。你先报价,款清发货的诉求我回头和领导反应反应,看他什么态度。”
挂下秦续和的电话,易枭捋了捋思路,师兄是怕担心打草惊蛇,所以才按兵不动,等着这个机会打伏击呢。老元这事儿的恶劣影响,看来已经逐步浮现出来。他眼下能做的无非三点:首先将这一情况如实汇报;再者抓紧开拓一些新的合作单位,避免后期工作的被动;今后当有所保留,以免坏了自己在行业内的名声。
三月份以来,为了满足股份公司上市辅导的相关要求,避免上市主体在关联交易中进行利益输送的嫌疑,海东西程和集团总部的结算方式由原先单纯的买卖关系转变为来料加工的关系。这一改变,给海东西程的管理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首先是原材料的管理需要在账面上进行所有权区分,其次财务开票的内容和金额也发生了变化,而最为繁琐的便是每月关账以后的相关数据核对工作。
财务部经理朱习贵是电力系统内部调剂过来的工作人员,虽然嘴上功夫了得,但手上的功夫终归缺乏市场检验,不太适应民营企业工作节奏的他,工作能力本就捉襟见肘。面对考验,能否胜任自己的岗位,他显得更加力不从心。
月末关账以后,两边的数据始终存在差异,朱习贵始终找不出原因。眼看月报要被延滞,集团各方面与其衔接的工作人员,一次次地拨打夏建广的电话进行投诉,最后甚至惊动了华尚光。夏建广在海东西程物色了一圈,最终还是觉得能者多劳,把易枭视作救火队员,将来料加工的对账工作整体转移到了市场部。
易枭觉得反正技多不压身,就欣然接受了这一工作调整。通过几天的突击,终于找到了双方产生差异的根源,并将数据一一轧平。三月月报终于如期而至,大家都对他的工作能力赞不绝口,其在公司中的重要地位,似乎已无法撼动。
此后,夏建广授意财务方面的报表都先由易枭核查一编,这样他才敢在审批栏中安心签上自己的大名。四月中旬,负责股份公司辅导期审计工作的杭州乾强会计师事所向海东西程派驻了审计小组,随着介入的财务方面工作不断增加,易枭也毫无意外地加入到了审计相关的接待工作之中。审计小组的三名成员全都是易枭的大学校友,母校的纽带关系,让他们在审计工作中合作得更为流畅。
刚送走了审计组,几天后华尚光便接踵而至。与以往不同,这一次华尚光主动要求何江慧带领海东西程所有部门以上领导干部在办公室门口恭候,迎接一位重量级人物。就像第一次来洪州时一样,有人来,有人迎。那一次的“迎”是何江慧他们为了迎合华尚光而自发组织的,易枭只是赶巧撞上了,而这一次的“迎”是华尚光安排的,如此隆重的礼数,可见来人在华尚光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卡宴终于在众人焦急地等待中停在了海东西程办公室的门口。华尚光当先从后座下来,身后跟了一个年轻瘦弱的男孩。这一任驾驶员易枭不认得,与也不如陈邦光随和,故而没什么接触。最后从副驾下来的是一个敦厚长者,看年纪应该在六十岁上下,慈眉善目,却又气派不凡。
贾功威看到华尚光身后的男孩,便迎了上去,亲切地喊道:“华山,你来啦!”
男孩看来与贾功威非常熟稔,习惯性地招呼了一声“贾叔叔”。华尚光觉得有些尴尬,清了清上门,放声对众人道:“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新来的集团副总裁邓中健,邓总是湖北华表电缆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在电缆行业声名显赫,这次加盟我们西程,必然会给西程的发展带来新的能量和契机,大家欢迎!”
正如易枭第一次来洪州时,华尚光在车上所言,“华表的厂没拿下,华表的人可以动动脑筋。”,现在他可是连华表的执牛耳者都给挖了过来,其手段之高明可见一斑。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华尚光便按顺序挨个给邓中健引荐着迎接他的海东公司管理人员。而邓中健也毕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面对这些晚生后背也不摆什么架子,还在华尚光引荐之后挨个给予评价作为反馈。先是何江慧的“海东少帅”,然后是夏建广的“中流砥柱”,再到雷康的“前途无量”,最后再到贾功威的“心腹肱骨”,对每一个人的评价都是恰如其分,逢迎而不谄媚。
引荐原本到分管领导一级就应该结束了,而此时他却意外地带上了易枭,兴致勃勃地向邓中健介绍到:“这位市场部经理小易,我们西程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邓中健似乎大吃一惊,又十分赏识地把易枭端详了一番,对华尚光道:“小易能把市场部管理得井井有条,这么年轻就做上中层,真是难得的少年天才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