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从未想过会如此轻松便一头扎入了大明的世界。
如果说那句“家师确实有些异于常人的锻体及养生之术”是鱼饵的话。
再在李清捡起那个被老虎甩飞的全铜zipp的打火机,只是为了测试打火机有没摔坏而打了三次火后,朱高煦就如扑火的飞蛾,认定了李清是掌握了神仙法术的方家子弟。
情商欠费的一根筋的人是可怕的,叠加上鬼神之道后,任何的解释对他来说都是故意掩饰。
正处于最具幻想年龄的,年方十六的大明朝高阳郡王朱高煦,就这样轻松的把李清带入了大明的人世间。
付出的代价是在他身上紧紧的贴上了,习得了神仙之术的隐世高人子弟的标签。
远离亲人的茫然恐慌,丛林穿行的如履薄冰,百兽之王的虎口脱险,重回人世间的惊喜绝望。
在被朱高煦带回营地后,一直绷紧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有轻微洁癖症的李清顾不得一路被战马摩擦得像着火了般刺痛的双股,连衣服也没换,便一头倒在了朱高煦的亲卫杨福们让出来的小蒙古包军账草铺上。
没有梦,没有对未来的彷徨,不用担心会从树上掉下来,不用担心半夜有猛兽偷袭,这就是人世间。
这一觉,李清睡得是如此安详,是如此的深沉,甚至错过了生物钟的呼唤,直到日上三竿被饿醒。
李清从未想过一个暴力分子,对所谓的神仙之术是如此狂热的。
或者说,李清不会懂。
对于娱乐缺乏的年代,一个无心读书,终日骑射嬉戏,言行放荡、却又天生神力的无法无天少年,能有多少理性去抵御比江湖游侠更高一层次的鬼神之道的诱惑?
又或者说,在这个对自然科学的认知还停留在天圆地方层次、月亮上住着女神嫦娥的年代。
李清错估了鬼神之道对古人的影响,不说各朝历代道观寺庙的兴盛,道人和尚的地位。
单说那些于乱世立不世之功的传奇人物,哪个背后不是有着遇隐世奇人异士,而从此出相入将的传说的。
就拿最近这个时代的刘伯温来说,民间就传说他从六甲覆船山(今安徽黄山歙县)的明教圣者中习得了《六甲天书》及《奇门遁甲》,才有着诸葛孔明、魏征之才。
再说那些威名赫的千古大皇帝,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又有哪个不对这鬼神之道既敬而远之,又趋之若鹜。
只是李清完全不记得,自己在躺下前有答应过朱高煦要教他神仙之术。
接过堂堂郡王亲手捧上的小米粥,李清脑子是发晕的,内心是颤抖的:“小王爷,小民昨晚真的有答应过教您神仙之术?”
“贤弟,你不会想要耍赖吧?”
朱高煦的眼睛紧紧盯住李清,黑白分明的眼眸闪烁着贼丝丝的殷切。
当李清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报了个十五岁时,朱高煦口中的世兄,就变成了贤弟。
“我真的答应过?”
李清艰难的转过头,躲开了朱高煦的目光,很不习惯这样的殷切,有种想哭的冲动,自己哪来的神仙之术?连所谓的家师都是自己编造出来的子虚乌有。
自己不是一直否认世上从来没有什么鬼神吗?
“贤弟,难道为兄堂堂郡王会诓骗你?”
朱高煦贼目烁烁,那一米八的,目测有180斤以上的威武雄壮身躯微微前倾,就差贴上了李清的脸,散发的无形凶悍气息让李清差点窒息。
“这个……你看小民这身板,像是神仙子弟吗?像是会神仙之术的人吗?”李清伸出娇细白嫩的小手。
“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