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不是为青史流芳,而是本身生命的闪光,当一个人什么都读过的时候,会发现,其实每一本书都有亮点,每一本书都是起点,司马迁写完屈原发现,看轻生死,看轻去留,又茫然自失。
有些人的去留关乎国家命运,有些人的生死牵动整个历史。
如果有才能的将士都能被任用,如果君王都能重用人才,历史是不是就少了那么多的叹息。
而事实上,有多少君王有那样的品行和慧眼呢?文种失望过,伍子胥失望过,李牧失望过,蒙恬失望过,韩信失望过,李广失望过,甚至那么多孤魂哭泣过,这些不该走出历史的人物走出了历史。
国家也随着著名将领的消失而灭亡。
现在我们能否看出来,即使是一群乌合之众,遇到有才能的将领,就是一支尖锐的刀枪,刺向敌人的心脏。如果一群出众的能人,没有一个带动的将领,也是乌合之众。
如果一个君王能跟有容人的雅量,那么亡国的悲剧就不会发生,同样,如果一个君王自以为是,看轻别人,那么这个国家同样会完,比如司马炎夺了曹魏的江山,如果好好治理,可以功德圆满,可是在晋朝,却是一个能人和冤魂的屠宰场,所有能人都被杀光,五胡乱华使得我们引以为傲的华夏民族差点亡国灭种。
幸好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救民族于危亡的大将出现,叫冉闵,这个人带着汉人杀出一条血路,他是一个真英雄,是一个埋藏在敌人内部长达20年的真正汉人复仇将领,从11岁被羯胡收养,后来成了军队的统领,杀掉鲜卑族,一旦杀出血口,杀出血性,五胡最后差点被杀光。(回望这段历史
如果汉民族没有这样的英雄出现,那么这个民族真的成为贱民。
我们可以随意的看看英雄的战果。
“冉闵亲自带兵击杀邺城周围的胡人,三日内斩首二十余万。
各胡将羯族与白奴人,组成联军连番围攻冉魏政权。
第一战,汉骑三千夜破凶奴营,杀敌将数名,斩凶奴首三万。
第二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第三战,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第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