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湘知潇湘子素来不说大话,他这般讲必然有很大的把握,于是喜道:“还请义父明言。”
潇湘子道:“这事还得从头说起:去年年初时候,蒙古兵攻打江陵,大将孟珙驰援赶赴江陵,孟珙可真可谓是我朝名将,他率军出战,连破了蒙古军二十四阵,夺还了被俘的二万人口,解了江陵之围,可谓是功劳甚伟,但这最终受益的却是他的上司——史嵩之,史嵩之由此擢升参知政事。
如此,史嵩之此瞭实际上已经是朝廷军队的统帅,他本是史弥远的侄子,在宋庭原本也很有影响力,我观此人面相,知其前途广大,说不准还能当上宰相。前些日子我在临安与人谈医论道,没想到这史嵩之却跑来找我求医。你道怎地,原来这老小子升官之后,得意忘形,在临安醉花楼里寻花问柳,也不知玩了什么样的人,居然染上了罕见的花柳病,他一连寻了十几个名医,都是束手无策,又听闻我常在那茶馆与人论道,这才巴巴的求我来了。”
听到这里,楚湘脸上露出笑意,接口道:“这些腌臜顽疾对义父您来说,那是不值一提了。”
潇湘子老脸一红,讪讪道:“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你义父我是不打算娶妻生子啦,这些年来我勤修内功,对阴阳和合之理悟得越来越深,自然是少不得要多加实践……”他瞧见楚湘神色怪异,干咳几句又道:“总之,他这病那些庸医束手无策,对我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史老儿一朝病好,自然是大为感谢,送了许多财物与我,我又回赠他一些滋补的良药,于是这么一来二去,我与史嵩之便交熟了。”
潇湘子顿了一顿,道:“此后这老小子不时来我这里讨一些滋补药品,询问房事秘术…咳咳…我见他红光满面,兴致颇高,闲暇时便与他谈论些时事政论,我也是这时才知,大宋朝廷的官军,七成以上都是靠他来调度的。就在上个月,他说起临安府尹报告说在庆远府靠近海边的村镇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人,白衣乌帽,秘密结社,与当年被朝廷灭掉的摩尼教极为相似。于是我暗中派人前往庆元府打探了一番,没想到还真是摩尼教余孽,这帮逆反竟然死灰复燃,不过规模不大,有两三百教众,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楚湘道:“如此说来,义父是让我等去摩尼教抢夺武功秘籍?摩尼教高手应该不会少,咱们强夺恐怕不妥。”
潇湘子点头,道:“湘儿说的极对,强抢自是不行,我也想到这点,当时便向史嵩之表示愿意帮助朝廷平灭这帮逆乱。这段时间蒙古人加紧了攻势,江淮等地接连告急,史老儿忙于前线战事调度,无暇顾及后方,听到我主动揽下此事,当然高兴,也答应提供帮手。我寻思正好你与庄主都在江南,想来合咱们几人之力,再有朝廷助力,当可大破摩尼教!”
摩尼教历来以推翻朝廷为己任,教众行事乖张,让人摸不着头脑,江湖中人是敬而远之,又因其教义古怪,崇尚妖邪,常常在民间蛊惑人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历来发现便即发兵剿灭。
楚湘寻思若有朝廷助力,赤霞山庄想要攻破摩尼教也不难,摩尼教教众繁杂,各色人等均有,武功也不算高强。在江湖人看来,摩尼教徒素来古怪,行事正邪不分,崇拜外国邪魔,为正道人士所不齿。所以就算赤霞山庄去攻它,也算不上违背江湖道义,更何况摩尼教家底不薄,抢来充斥赤霞山庄再好也不过,当然还有摩尼教积累的那些武林秘籍。
既然这法子可行,二人便又去找李莫愁,李莫愁自然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也不觉得有何不妥。三人一番商议,当即定下决断,随后各自行事。楚湘命人准备各种原料,将其配成大桶毒水,装填在机括之中,挑出十名山庄弟子佩戴,李莫愁、蓝天和将在江南的赤霞好手集结起来,选出好手四十人,均配上刀剑弓弩,再加上潇湘子的随从十余人,如果算上朝廷配置的官军,这样的配置去打一个蒙古千人队楚湘自肘也不在划下。
虽说朝廷官兵软弱无能,但吓唬平民,捉拿没有武功的逆反也应没有问题。
三日后,准备工作完毕,楚湘将嘉兴赤霞学府督造一事交由洪凌波全权负责,楚湘、李莫愁等人随即赶赴临安。
临安果然不负京城之名,赵宋皇室在此经营百年,将之修筑的甚为繁华,遥望过去,只见碉楼如画,青砖白瓦一字排开,齐整如一,街边小摊小贩、杂耍艺人呼三喝四,往来人潮熙熙攘攘,真可谓是歌舞升平。楚湘一见之下,便觉得京城风貌果然好,远非湘西那般荒芜。
不过众人没功夫贪恋美景,一路直奔临安官府。潇湘子于临安经略数年,早已闻名于江南,临安府尹也久仰‘鬼医’大名,此番又有史嵩之的命令,那府尹一点也不敢怠慢,告诉众人原本是可以派出几千大军去平乱,但眼下前线战事吃紧,只有五百人可供调度。
三人却觉得五百宋兵已是绰绰有余,临安府尹连忙领着几人见了史嵩之钦点的随军将领,那小将是一个禁军头目,不到三十岁的样子,生的眉清目秀,名字叫做范文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