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下午6点半。
36班所有人回到了教室座位上。
何宙把袋子里的四个鸡腿递给张洛。
“黑哥,奖赏给你们的鸡腿,拿好,不要掉了。”
何宙嘿嘿一笑。
原来张洛他们的小组被何宙所在的小组选为了挑战目标,可惜挑战失败了。
张洛把鸡腿分给同组其他人,可是班长向小慧却怎么都不肯接受,因为她觉得自己不配。
向小慧这次考砸了,发挥失常,如果不是张洛超常发挥,考了个全班第二,向小慧所在的小组肯定会输。张洛小组的总分只比何宙小组高3分,可以说是险胜,毕竟一直考全班第一的范恒在何宙小组。
张洛一把将包装好的鸡腿塞进向小慧的课桌里。
“我不要。”
向小慧拖着老长的声音,说完又将鸡腿放回张洛桌子上。
“你爱要不要,这是别人买给你的,你不要自己去还给他们,别放我桌子上。”
张洛最烦这样矫情的人。
向小慧再没说话,而是一个人望着桌子上的书本发呆。
张洛才不管这么多,拿起鸡腿美美地啃起来。
按照规则,教室里输的小组都向赢了的小组“进贡”了鸡腿,许多人都在啃鸡腿。而有些输的小组早有准备,干脆买了两份,一份进贡,一份留着自己吃。
于是整个教室都充满着一股浓浓的鸡腿香味,画面美得不敢让人直视。
学习委员林倩茹的小组竞争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是杨老师却决定取消这样的学习方法。因为小组学习法让36班的纪律变得很差,很多人以谈论学习为理由不停交谈。纪律委员庞正一直在制止这种行为,结果却总是被学习委员护着,说什么谈论是为了成绩进步的需要。
这便演变成了纪律委员跟学习委员之间的“政治斗争”,最终,杨老师选择了相信纪律委员庞正,他也觉得不能因此而坏了班级纪律。
其实,杨老师心里一直明白,庞正所代表的是现实主义,而林倩茹所代表的则是浪漫主义。浪漫这种东西,只不过是短暂的新鲜而已,不能持久,而且这种东西往往只存在于书中或者影视作品里。而现实主义则更加贴近生活,只有回到真实的平淡中,人们才能更好地生活。他必须对所有学生负责,高考不是儿戏,他只能选择现实。
杨老师匆匆走进教室,看见许多人正在吃鸡腿,心下很不开心,这像什么话。
“所有人出去排队,我们重新调座位。就按我之前说的,依名次来分座位,排名靠前的拥有优先选择权,从第一名开始。我念道名字的人进来,然后选择一个空着的座位坐下。”
所有人挤在门口,都在心里挑选自己认为满意的座位,许多人都更愿意往前坐。
“第一个,范恒。”
杨老师高声念道。
范恒走进教室,教室里所有座位都是空着的,这便意味着他可以找任何一个座位坐下。范恒停下思索了一番,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原先的位置上,也许他嫌换位置太麻烦了。
“第二个,张洛。”
张洛像一只猴子一样跳进教室里,看见只有范恒坐在座位上,他对其他空位根本视而不见,心里只有教室角落那个靠窗的位置,于是径直走向了角落坐下。
教室外有人笑出了声,他们觉得张洛浪费了这样一个好名次,在其他人看来,最后一排仿佛永远是问题学生的专属座位,好学生是不会坐那种地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