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可惜啊,大明又少了一位能臣,名臣,贤臣啊!”我对着舅舅刘陵感慨,我也是真的非常钦佩这位三宝公的。
“是啊,想三宝公以残缺之身却能做出如此成绩,实在是我刘陵的楷模啊,想我将门之后也必要不负杨家威名,做出像三宝公那样的事情来。”刘陵和郑和有点同病相怜,因为都是太监,而刘陵自己以前还是个将军,做将军的谁不想率军出征,扬国威于万里之外呢。
“舅舅说的是,我这就去见父皇,让父皇厚葬郑三宝公。”我想到朝廷百官对郑和的态度,终于下定决心,去朱瞻基那里给郑和说事。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使得所有太监对我都有了一丝认同感,即使现在还和我敌对的王振等人也一样,也有利于今后的自己执政后的改革。
“允儿来了,来来来,看看父皇这副画怎么样?学了一点你的画艺是不是又有许多进步啊?”朱瞻基看到我来了急忙高兴的叫我欣赏他的作品,这段时间除了郑和的事外几乎都是好事情心情当然好,首先,自己的儿子终于认祖归宗了,也算完成了自己多年来的心愿。其次,自己被我传了三十年内力,病情得到缓解可以多活3年,就是身体也强上了不少,最近更是连续一夜次七郎重振了雄风。然后**和瓦刺又打起来了,要分出胜负至少要好几年的时间,如果抄作的好的话还有可能让这两个隐患彻底清除。再有就是现在嫡长之争也到了相持阶段,可以说在朝堂之上已经有势均力敌的架势了,足可以说明我的政治能力,事情的方向正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最后自己因为和我的交流不管的画艺还是琴艺等都有长足的进步,已成一代宗师独创一家。就连郑和这件让人头疼的事也因为多个番邦来朝有些不言而喻。
“父皇的画已经独创一家,天下少有,而且意境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可谓是极品中的极品,如果这幅画流入后世,让人知道他是一位皇上所做一定会让父皇成为宫廷画派的开山始祖。”我看了看前面的画,不失赞美的说道。
“好,好,允儿一定是有什么事吧!说说看。”朱瞻基听到我的话显然很高兴,谁不想做开山始祖呢!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它所代表的含义绝对不是后世所能理解的。
“父皇,儿臣是为三宝公公的事而来的。”我观察着朱瞻基的表情,希望能看出什么,看看朱瞻基对郑和的事是怎么看的。
“嗯,那皇儿你说说你的想法吧!”朱瞻基放下了自己手上的画笔,一脸严肃的看着我说道,这件事的确有点不好处理。
“儿臣以为该封,而且该大封。首先郑和出使过的城市和国家共有30多个: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勃泥、苏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苏禄、加异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兰山、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溜山、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儿、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儿、沙里湾尼(今印度半岛南端)、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等地,这是从古至今都没有过的事情,而在我们大明和父皇手上得以实现,此为一;郑和的出使震慑和打击倭寇和反明势力,并从海上实施战略包抄,对西北方向进行战略上的牵制,从而减轻我大明朝北部的压力.,此为二;郑和下西洋前,大明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腊、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还有杀害明朝使臣的,拦截向大明朝贡的使团;再一个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大明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皇帝采取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各种手段,调解和缓和各国之间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从而把大明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使我们大明拥有了一个长时间修养生息的时间,此为三;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带动下民间许多商人和百姓都和南洋建立了通商.由商人或民间自发性展开的.郑和下西洋消灭海盗,维护了海上安全,开辟了航线,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郑和使团不禁止下西洋官兵带一些中国货物在沿途进行交换.东南亚百姓对中国丝绸、瓷器、工具非常喜欢,郑和船队一到都争先恐后的划船或到码头交易,有的还请官兵到当地的集市设摊交易.郑和下西洋进行的贸易活动有政治行为的贸易,也存在经济行为的贸易.使得大量的白银流入我大明,增强了大明的国力和民力,此为四;获得这些小国对大明朝宗主地位的认可,使各国都积极到中国来朝贡,寻求得到明朝的庇护,无疑提高了大明在周边国家的威望.,永乐在位22年中,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盛况空前.更有文莱、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国4个国家先后7位国王亲自率团前来,最多一次有18个国家朝贡使团同时来华,使我大明有万邦来朝的景象,此为五;开展了官方贸易,它在双方官方主持下与当地商人进行交易,是大明朝扩大海外贸易的重要途径,郑和船队除了装载赏赐用的礼品外,还有中国的货物,如铜钱、丝绸、瓷器、铁器等.这种贸易可以用明代铜钱买卖,多数以货易货.最有影响的是击掌定价法.在印度古里,中国船队到达后,由当地的代理人负责交易事宜,将货物带到交易场所,双方在官员主持下当面议价定价,一旦定下,决不反悔.双方互相击掌表示成交.这种友好的贸易方式,在当地传为美谈.郑和下西洋期间,尤其是后几次下西洋贸易规模扩大,遵循的平等自愿,等价交换,开创了国家贸易的先列,同时给国库带来了大量的收入,减轻了大明百姓的负担,此为六;传播先进的大明的文化.现在东南亚、南亚、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比较落后,非常向往中华文明.郑和下西洋肩负了“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的使命.郑和出色将中华文明远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等。听说在海外还流传许多郑和的故事,在马来西亚有三宝山、三宝井,印尼有三宝垄、三宝庙,留下郑和遗迹,表达了当地人民对这位传播中华文明的先驱的敬意,足以说明郑和传播大明文化的成就,此为七;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拥有了丰富的资源。把中大明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为西方人的大航海铺平了亚非航路。二是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许多海洋数据.《郑和航海图》就是通过大量海洋调查绘制的.有利于我们征服大海,掌握大海,开发大海。三是对航海区域进行了战略布局.郑和下西洋根据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识,在辽阔的海外选择了占城、满剌加、旧港、古里、忽鲁莫斯等地作为海洋发展的重点区域,有利于扩大海外交通和贸易范围.所代表的一种文化精神:一种大明人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价值趋向,一种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决心。此举不下于当年汉朝打开丝条之路的壮举,w.ksh.c此为八;使得大明内许多商品价格更加低廉,使一般的百姓都能买的起,无疑节省了许多的百姓财务使他们生活更加殷实,也打击了一些不法的商人和地主以及一部分为己谋利的官员抬高物价欺压百姓,此为九;带动了大明造船业的兴起,虽然话费了几十万钱,但却养活了几十万百姓和赚取了更多的利益,更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知道了我们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为我们将来的子孙后代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此为十。虽然三宝公是残缺之人,但一个残缺之人却比我们这些健全之人做的还要多要好不应该使我们妒忌而是应该使我们惭愧。我们所做的东西不如三宝公这个残缺之人,难道连我们的心胸也不如三宝公这个残缺之人吗?这样的大功都不该封又有什么是该封的呢?又有何人才受得起封赏呢?这样的大功都不封赏那将来还会有谁愿意给我们大明卖命呢?而且封赏三宝更是可以激励人心,使更多的人激励上上,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还不大封呢?”我说完后反问道,同时也看出朱瞻基也是越听越意动,其实他也是想封郑和的,只不过满朝文武几乎都看不到他的贡献,就是看出来的也当作瞎子看不见,更是都以与民争利,劳民伤财等为借口,其实是士大夫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为己争利,更别提郑和是个太监就是有什么贡献也不会承认,所以朱瞻基也是头疼,封也不是,不封也不是,就是封也只能小封但又与郑和的功绩不相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返回顶部↑